我其实挺喜欢看那些拆车现场的,尤其是电池那一块。最近也专门翻了翻一辆72V电动车的旧配件箱,看到一排看似普通的20AH铅酸电池盒子,心里默默想:这续航到底能跑多远?
不过说实话,这事不能只看标注明示的70-100公里,那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打满电,不堵车,不冷天。实际用起来,这个范围大概都偏宽了些。估算一下:带着这个电压、容量,GPS实地测试会发现,52公里时的耗电量还算正常,但实际平均续航不到60公里(体感估算,数据来源不够多,也许偶尔误差点,但差不多。)
我跟朋友买车时就好奇问过销售:实际能跑多远?他笑了一下说:除非你还打算考虑坡度、刹车,正常驾驶能到65左右。但我心想:这还是真的?还是他那套理论搞笑版?
你知道么,电池的容量和寿命像极了我们手机电池的关系——容量越大,充得快,耗得也快。这里面其实藏着个要命的秘密:电池承载的能力和电机耗电是不是匹配。你只要一用得频繁,开空调,堵车,或是急加速,续航就会很诚实。估算:每天平均实际续航大概就是靠近55-60公里,折扣因素——驾驶惯、路况、气温——都能让它再缩水。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想不温不火地论证一下:那电池要不要越大越好?答案其实挺玄的——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自然更长,但昂贵点泪点也高,尤其是那些30AH+的石墨烯铅酸,价格会变得更合理,耐用性也提升不少。
这里我想换个角度说:有人会觉得,我就要省钱,买个20AH的行不行?当然行,但实际上,你刚开始觉得便宜,续航偏短,生命周期也没有想象中长。这不就像是买瓜子买多了,吃多了腻得慌。
而且,很多人搞不清楚,一个配置差不多的电动车为什么开着快没电——其实根本原因出在那电池match着不动。就像骑摩托车,轮胎和引擎匹配不上,没用多久就得修。这里我还得告诉你,电机的耗电其实没想象中那么猛,52Km/h状态每小时耗电差不多16.6AH(体感,其实估算的,不完美,但大差不离了),这就意味着只能用到这一个容量范围,如果超过容量,似乎用的更慢。
那是不是要选择更大容量的?比如40AH,50AH?其实也有人问这个问题(是不是问的太频繁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觉得38AH的石墨烯铅酸电池是个折中的方案:既保证续航,又合适价格,还能降低过热和损伤风险,算是一举多得吧。
我比较关注的是:你们买车的时候,真的会去研究这些电池的循环次数吗?我个人猜测,很多用户其实根本没考虑过,充电惯比容量更重要。合理充放电,避免过充过放,才是真正延长寿命的秘诀。
说到用料,我还搞不明白为什么一些标榜高端的车,电池容量还是那样饼干大(大概说是20AH),这是不是厂商为了控制成本,偷偷减配?我也没敢问太多,只是在心里嘀咕:那这车的续航,不就是买个可能会挂掉的电池?
(这段先搁一边)其实我觉得,假如你真的想玩得久,选择大容量电池,比如38AH,是个不错的出路。多花点儿钱,前期多点投入,后期可能省掉不少麻烦:不用天天担心电池老化折叠,也不用担心在路上突然没电尴尬场景。
我不了解你们实际的需求,但我确实觉得,对这类车来说,容量是不能仅仅用价格说了算的那一项。毕竟,续航和寿命,真的关系到你每天骑车的心情。
你觉得这跑个题了?其实无所谓,只是我觉得科学点的选择,别被那些宣传中的续航里程忽悠了。你每次打算出门,只要想着我今天能跑多久、还能跑几次,心里就会有个底。
不管怎么说,电池的技术还在不断提升,或许以后你我都不用再为续航发愁,但目前来看,想把72V电动车用得心满意足,别忽略了那一块容量吃紧的电池组,才能真正享受到它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还问我,这电池老用到什么程度会耐用?我估计,正常使用情况下,38AH的石墨烯铅酸,还能用个三五年吧(我没细想过)。但谁也不能保证,到时电池还像如今天一样杠杠的,那就靠你我对它的关心了。
我把这篇写到这儿,突然心里泛起个奇怪的想法:是不是大容量的电池未来会成为标配?又或者,行业其实还在走那条成本最低,续航刚好的路?你怎么看呢?下一次路过维修站,那开始细看一下——电池上的标签,会不会看得更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