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郑州的空气里多了一股轮胎摩擦沙地的焦香。
比亚迪搞了个大动作——国内首座新能源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门迎客。
车迷们早就憋不住了,一个个探头探脑地想看看,这个号称“能把阿拉善沙漠搬进河南”的场地,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带劲。
一进门,最扎眼的就是那座快30米高的沙坡。
不少人仰着脖子嘀咕:“这玩意儿真能开上去?”结果一台仰望U8轰着电门就往上冲,车尾扬起的沙尘还没落下,车已经稳稳站在坡顶。
一位刚从车上下来的小伙子扶着车门直喘大气:“比坐过山车还刺激!爬坡时推背感直接顶到脊梁骨,冲下来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魂都追不上车速!”为了复刻真正的沙漠冲坡感,比亚迪的工程师往阿拉善跑了不知道多少趟,拉回来六千多吨沙子,连颗粒粗细都得严格筛选。
这劲头,不像建赛场,倒像给沙漠搞“精装修”。
转过沙坡,一片湛蓝的水池安静得有点突兀。
池边围着一圈人,盯着透明亚克力窗后的一台车缓缓潜入水中,居然还能稳稳转弯。
“这车是装了螺旋桨吗?”一位大姐忍不住扯了扯旁边工作人员的袖子。
小伙子乐了:“哪儿能啊!这是咱的易四方技术,四个电机各管一个轮子,水里就跟装了导航似的。”这技术不光是为了炫技,平时下雨过个深水坑,心里都多几分底气。
低摩擦环形区更是热闹。
四十多米宽的圆环道上铺了三万多块玄武岩砖,上面还精准地覆着一层薄薄的水膜,摩擦系数卡在冰面和雪地之间。
一台海狮07正在上头漂移,车轮甩起的水花划出流畅的弧线。
一位女车主看得眼睛发亮:“我这种驾照刚捂热的新手也能漂?”“那可不!”教练笑着搭话,“这车电控响应是毫秒级的,你负责打方向,它负责稳得住。”
赛道区传来引擎的低吼。
一千七百多米的赛道塞了九个弯道,直线加速区能飙到二百二十公里每小时。
有人穿着赛车服、戴着头盔钻进汉L的驾驶座,车门一关,世界就只剩下风和油门。
下来之后他摘了头盔直咂嘴:“这推背感,啧,脑浆都快贴后脑勺了!”
越野区复刻了川藏线上几个著名难点,连成佛坡的变态坡度都原样搬来。
一台城市SUV正吭哧吭哧爬着42度陡坡,车轮压过模拟碎石和泥坑,车里头一家三口笑得咯咯响。
“还以为这种路非得硬派越野才能走,没想到电车四驱也挺能扛!”
多功能区更是像闯进了科技馆。
自动紧急刹车、麋鹿测试、智能泊车,不少人围着一个个项目转悠,伸手摸摸屏幕,抬腿模拟刹车。
有个爸爸指着自动泊车演示对孩子说:“你看,以后你考驾照可能都不用学侧方停车了。”
玩累了的人都溜达到露营区。
九千平方米的草坪上帐篷朵朵开,烧烤架上肉串正滋滋冒油。
有人瘫在折叠椅上咂摸着啤酒沫说:“刚飙完车,现在啃着羊腰子看星星,这体验真是没谁了。”
比亚迪的李云飞之前提过,“技术不该是摆在展厅里的参数,得让人能摸能玩。”这赛车场真就把这话揉进了每寸沙土每段路面。
从前只在专业圈里流传的驾驶乐趣,如今普通人也能够着。
未来,绍兴、华东的场地还在后头排着队,“百万人上赛道”或许真不是一句空话。
汽车文化这棵大树,终于从专业赛道扎进了普通人的后院。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