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这回把2026款汉兰达的预售价区间摆在台面上,29.98万到37.98万元,一下子让不少正在观望中大型SUV的人坐直了身子。眼下汽车市场正打得火热,不少品牌都选择降价换销量,像大众途昂已经下探到26万起步,福特探险者也掉到了25万区间。但丰田偏偏没跟着走,反倒在新款汉兰达上继续“加料”——全新第五代THS混动系统用上了2.5L发动机,WLTC综合油耗只有5.9升,再配上65升的大油箱,理论续航直接冲上135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加满一箱油,从北京一路开到上海,中间不用找加油站。
车身尺寸也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长宽高5115×1985×1780毫米,轴距2950毫米。比起现款,车身拉长了70毫米,第三排的腿部空间做到了940毫米。官方数据说成年人坐进去不会顶膝盖,实测下来,一米八的个子在第三排甚至还能翘个二郎腿,确实没吹牛。有些消费者光看轴距数字,觉得探险者3025毫米更优,但其实它的第二排地板隆起偏高,实际乘坐感受反而不如汉兰达从容。所以说,车不是光靠参数就能定高下的。
动力部分,新款搭载的是2.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加上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181千瓦,匹配E-CV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7.8秒。有人或许会觉得这数据不够“猛”,但别忘了,两驱版的油耗才5.82升。不追求激烈驾驶的话,这套混动一年下来比途昂2.0T能省出将近一万块的油费——这才是实打实的家用优势。
外观方面,这次汉兰达变化不小。前脸用上了点阵格栅和黑化饰条,远处看有点像放大版的RAV4 Nightshade,近看质感则明显提升。有人调侃“这也能叫全新?”,但细节确实有升级:灯组外壳薄了5毫米,风阻系数从0.33降到了0.31。高速行驶时风噪控制得不错,实测110公里时速车内噪音只有63分贝,跟理想L7处于同一水平。
内饰的争议比较大,甚至有人直接吐槽“难看”。审美这事本就因人而异,但客观来看,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同样尺寸的中控屏、抬头显示系统,再加上高通8155芯片,操作流畅度和语音识别速度都比现款明显进步。物理按键保留了一排,实际操作更顺手,不至于像全触控那样让人手忙脚乱。CarPlay、HiCar、NFC钥匙全部支持,OTA每年四次升级,后期还能开通哨兵模式——车子越来越像一部智能终端。这套车机,不说完美,但绝对是同级别里能打的。
配置方面,丰田这次也没吝啬。中配开始就给了L2+级别的TSS 3.0驾驶辅助、全景影像、矩阵大灯、前排加热通风、二排加热、方向盘加热,甚至丧心病狂地塞了13个杯架。有网友开玩笑说:“五十岁大爷看了都摇头,这杯架也太多了吧!”但实际用下来,尤其对有孩子的家庭,多杯架设计是真的方便——第三排座椅收起时哪怕放了饮料也不会被压到。
横向对比几款主流竞品,能更清楚看到汉兰达的定位。别克昂科旗2.0T四驱艾维亚版终端价30.5万左右,百公里加速8.6秒,WLTC油耗8.7升,两年油费比汉兰达多花约1.6万。福特探险者2.3T四驱ST-Line指导价32.98万,动力强劲,但实测平均油耗超过10升,第三排座椅偏短,长途舒适性一般。理想L7增程版卖31.98万,纯电续航110公里,亏电油耗8.5升。城市通勤确实更优,但跑长途频繁充电加油,便利性还是不如混动。
这么一看,新汉兰达在30万出头这个档位里,产品力确实扎实。有人总盼着“降到20万再出手”,但现实是,进口车关税摆在那,“大汉兰达”真要引进落地肯定超过40万。不如现实点,把国产加长版做好、价格稳住,才是更靠谱的策略。
驾驶层面,新汉兰达的方向盘手感偏轻,回正力度线性,城市里开起来轻松,尤其适合家庭用户。刹车前段偏软,中后段则更有力,日常代步完全够用。高速变道时车身侧倾控制比老款略有提升,底盘整体偏舒适,不要指望它有德系车那种紧绷感——这车的性格就是舒舒服服把你从A点送到B点。
也有人问,为什么不上2.4T Hybrid MAX那套系统?最大马力362匹,听着都带劲。但那套动力总成油耗较高,很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丰田要的是走量,不是拿来当赛道玩具,这个选择其实很现实。
至于质量可靠性,完全不用担心。第四代THS系统全球累计装车超过2000万台,电池享受8年或20万公里质保,几乎没听说谁因为电机衰减被扔在半路。翻遍车主论坛,也很少看到批量性的故障反馈——丰田的混动,稳得住。
价格目前还没最终公布,但渠道消息基本都落在29.98-37.98万元区间。如果起步价真能卡在30万内,那汉兰达很可能再度成为同级爆款;但如果高配突破40万,那恐怕很多人就会转头去看新能源了。说到底,车是好车,但最终能不能爆,还得看价格现不现实。
有时候觉得,选车就像挑伙伴,不一定要最炫最猛,但一定要靠谱、贴心、长久。汉兰达也许给不了你电动车那种颠覆式的体验,但它那种踏实、省心、包容的性格,依然会打动很多认真过日子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