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定价近20万的国产越野车预售两天订单破万时,评论区炸出了两种声音:有人直呼"北汽这次终于开窍了",也有人质疑"这波热度能撑多久"。
BJ40增程版把硬核越野和电动化这对看似矛盾的组合玩出了新花样。 152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满足日常通勤,82升油箱配合混动系统直接让续航突破千公里门槛,更狠的是价格直接从预售价砍掉7万。
越野老炮们嘴上说着"电车没灵魂",身体却很诚实地在4S店排起了队。
密云工厂的机器人产线正以每分钟下线一台车的速度运转,工人们三班倒赶制享界S9增程版。
这款车刚把国产豪华电动车的续航天花板顶到1355公里,7个月稳坐40万级电动轿车销冠的纪录还在延续。
而在顺义厂区,极狐产线负责人最近愁的不是订单,而是如何让日产能再提升200台——毕竟3月份1.3万辆的销量已经创了品牌新高。
福田重卡在泰国工厂下线的第2000台车还带着烤漆的余温,就被当地物流公司开走了。
巴西圣保罗的合资工厂里,工人们正调试着刚引进的柔性生产线,这条年产能5000台的产线不仅要满足南美市场需求,还要反向出口到非洲市场。
拉美地区一季度180%的销量增幅,让福田提前两年开始布局15万辆产能的二期工厂。
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港口,每周都有挂着不同国家牌照的运输车排队装货。
北京现代的出口专列刚刚发走2000台定制版SUV,这批车将出现在中东某个石油大亨的私人车库。
而在南非开普敦,北汽重卡产线的本地化率已经达到45%,车间里黑人工程师占比超过三成,这个数据还在以每月5%的速度增长。
商用车板块的爆发式增长让行业分析师们重新翻出了五年前的预测报告。 17万辆的季度销量里,新能源重卡占比突破30%,电动轻卡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占率飙到42%。
更耐人寻味的是,福田冷藏车在生鲜冷链市场的份额,恰好与某电商平台冷链物流订单增幅曲线高度吻合。
董事长张建勇在内部会议上展示过一组对比数据:研发投入增幅与毛利率提升曲线的斜率差从去年同期的8.7%缩小到3.2%。
这个看似枯燥的财务指标,在工程师眼里意味着三电系统的自研成本开始摊薄,在销售总监看来则是产品溢价能力提升的底气。
北京越野车友会的微信群最近新增了"电池养护技巧交流"分组,这个创立二十年的老牌车友组织首次出现改装电机散热系统的技术帖。
而在曼谷街头,印着福田LOGO的电动巴士已经覆盖12条主干道,司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充电半小时能跑完两趟跨城线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