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

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

大约六个月前,整个杜卡迪系列的价格暴跌,导致一波大排量摩托车迅速降价。持续降价延续到今日,市场上最脱销的本田摩托车也展开了价钱战。本田CB400X的价钱已降至2.9万元左右,比之前4.2万元的指导价降低了1.3万元,直接导致400cc的价格降至3万元以下。

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有驾

之前广受欢迎的有CB190的价格下降了1.2万元以下,降幅高出5000元。本田可以说是摩托车市场的最后一道防御了。在此之前,川崎、雅马哈、杜卡迪和哈雷等品牌都进行了降价,导致市场因供需失衡而呈现囤积反应。为了快速清理库存,经销商就开始降价处理。

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有驾

在过去的一年里,机动车消费者的整体预算被紧缩,在乘用车市场具有更全面的新能源汽车开始挤压传统燃油车市场。摩托车市场本身的硬需求不是大排量,本质上讲,排量150cc以上的摩托车需求疲软。用户更必要的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低价、经济、耐用的小排量产品,如100cc和125cc。这类产品的需求量极高,而且价格相对稳定。

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有驾

而200cc排量以上的产品有设计价值和排量增益等亮点,本质上不是强制性消费品。与汽车不合,汽车的核心是长途、运输和舒适需求,摩托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电动摩托车所代替。一方面,电动摩托车更便宜,价格在3000元左右就有很多车型可以选择。另一方面,电动摩托车更经济、更方便。摩托车在电动摩托车和汽车之间生存的压力很大。而大排量摩托车都是进口的,具有很高的溢价值。为了在高端摩托车市场竞争,商业竞争的问题异常明显。因此,消费者在降低品质的同时,也是挤压了摩托车的利润和销量,而大排量摩托车才是最终的方向。

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有驾

国内大排量摩托车是针对小众用户群体的玩具,最大的矛盾是,能够负担得起大排量摩托车的用户群体基本上扎根于一线和二线都市。除了西安等少数城市没有限制外,大多省会城市都有限制。所以消费冲突很明显,从本质上讲,市场对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并不高。然而,随着消费年轻化的趋势和进口大排量摩托车数量的增加,短期内呈现了供不应求的错觉。然而,从长远来看,消费一定会回归本色。此外,大排量摩托车本身也存在价钱虚高的问题,这与其说是贬价,不如说是价值回报。

本田最后的挣扎!大排量摩托车降价1.3万却没人要了-有驾
以本田CB400系列为例,日本的售价在4万到5万元左右,中国的老款已经降到3万元以下,但用户很难接受预算3万元的非必需品。大排量摩托车仍旧存在一个异常明显的问题,那便是在国内市场上,它们的价格已经接近汽车的价钱。通过降价来扩大消费差距,也是大排量摩托车受到汽车市场挤压的必然成果。毕竟,在中国,使用摩托车的出行的地方太少,用户群体也是少的可怜。#本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