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里的恒大竟然又出事儿了!轩逸卖得再好有啥用?
大家都知道日产吧,最近他们的内部件曝光了,要求欧洲供应商延迟三个月支付货款。
这个曾经以精细管理闻名的日系大佬,现在却陷入了困境,像车圈的恒大一样。
每天都在亏损,据说一天就要亏掉一亿多,现在裁员两万人,债务评级都成垃圾级了。
一系列危机信号的背后,就算轩逸这个曾经的家用轿车之王还在拼命卖力表现,也无法掩盖日产帝国根基动摇的现实。
拖欠货款这事儿,从他们盈利时违规扣款到现在亏损后的无奈之举,日产和供应商之间的资金纠葛已经埋下了伏笔。
去年这个时候,日产就因为非法扣了36家供应商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亿)被调查,那时候他们还在盈利呢。
结果短短一年后,日产就沦落到要跟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地步了,连6月的应付款都要拖到8月甚至9月才给。
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要么是延期付息,要么是找第三方代付,但实质上都是企业现金流紧张的表现。
这种操作简直跟恒大拖欠供应商款项的困境一模一样。
日产的财务报表也是一团糟。
他们预计今年46月会亏损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亿),几乎每天都在亏损一亿多。
为了削减成本,他们裁员两万人、关闭七家工厂、停止电池工厂建设。
但这种激进的做法,其实是他们五年盈利神话破灭的后果。
从之前非法扣款时的盈利状态到现在债务被三大评级机构列为垃圾级,日产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更糟糕的是,他们手里的现金和等价物虽然不少,但有三百多亿的债务到期,资金链紧张得不得了。
轩逸这款畅销车型虽然还在市场上挺受欢迎,但也难以支撑全局。
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它面临着国产混动车型的冲击和三缸机战略的失误。
尽管首款战略车型N7表现不错,但与国产新能源相比,日产的转型效率还是慢了很多。
有人预言的日系三强将面临恒大式困境,在日产身上已经显现了。
现在轩逸卖得再好,也难以改变整个体系的困境。
那日产的大沙发还能撑多久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