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华为全新电驱系统首发双路安全供电,8月随新车一起交付。
一句话让整个行业见识了什么叫“安全内卷”。 重点就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车子突然“断电趴窝”了。
华为这次用在问界M8纯电版上的电驱系统名叫DriveONE高压七合一。 它的第一个厉害之处就是“省地方”。
以往分开的七个大部件:电机、减速齿轮、电机控制器、高压转低压的设备、高压配电盒、紧急断电单元、充电器,现在全部挤在一个盒子里。
结果体积直接缩小了五分之一,重量也轻了15%。 省出来的空间全部给了乘客和后备箱,多释放出30%的地方。
不仅仅是省空间,它干活效率也特别高。 官方测试数据表明,综合工况下能量效率高达92.2%。 这意味着同样100度电池,实际能让你多跑3%-5%的里程。
性能同样不含糊。 装在问界M8纯电双电机四驱版上,能爆发最大496千瓦的动力,相当于670匹马力。 从静止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要短短3.9秒。
更核心的突破在于“安全感”的提升。 以前的车只有一条主要的动力电源线路。 只要这条线上任何一个保险丝烧了或者接头松了,整台车会瞬间“黑屏瘫痪”,包括智能驾驶系统。
这次华为DriveONE系统直接上了“双保险”。 它采用了两条独立的高压主线路(A路和B路),还配了两条低压备用线路。 电机控制器、转向、刹车、激光雷达这些和安全性命攸关的设备,全部同时连接着这两条线。
关键在于它们实时互为备份。 如果其中任何一条线路出了故障,系统会在千分之一秒内自动切换到好的那条线上。 整个切换过程极快,目的就是确保智能驾驶系统不中断。
有了这功能,万一路上某个线路真出了岔子,系统不会立即罢工。 它能支撑车辆自己控制方向、减速,稳稳当当开到路边安全停下。
为了确保这个双保险方案足够可靠,华为做足了功课。 他们进行了整整4轮测试,动用了1000多台设备在实验室和整车上反复验证。 测试地点横跨中国极北的严寒之地,温度低至零下40度;也去过南方酷热的沙漠,温度高达50度。
还模拟了涉水行驶,以及青藏高原4700米高海拔的低氧低压环境。 最终,全部一次性顺利通过考验。 一句话概括就是:哪怕真断了一根“命脉”,车还能自己开到安全地带。
首搭这套强大安全电驱的,就是全新的问界M8纯电版。 这是一台实打实的大型豪华纯电SUV,车身长5米19,宽1米99,高1米79,轴距达到3米1。
它有五座和六座两种布局可选,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新车起步就配备100度电的大电池包,来自行业龙头宁德时代,用的是三元锂电芯。 按国内标准的纯电续航里程,最长能跑705公里。
充电速度是它的另一大优势。 依托华为自家的巨鲸800V高压快充平台,官方的数据是充电10分钟,能快速补充200公里的续航里程。
智能驾驶方面,问界M8纯电版出厂就自带最前沿的华为ADS 4.0系统。 硬件上也是顶级配置:一颗探测能力极强的192线激光雷达打头阵。
搭配了5颗能探测物体高度信息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 环绕车身还布置了整整11个高清摄像头。
华为这次在电驱安全领域的创新意义非凡。 双路冗余供电这个概念,以往主要应用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和数据中心服务器上,要求极高。 华为是第一个把它成功引入量产乘用电动车上的企业。
这让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因为它具备了“部分故障下依然可控运行”的关键能力。 以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核心是“功能安全”,也就是尽力避免出问题。
而现在,这套冗余电驱推动它升级到“预期功能安全”层面。 意思是在某个功能万一失效的情况下,车系统依然有能力维持最低限度的安全运行。 这样一来,电驱系统就再也不是智能驾驶技术链条上可能断掉的那一环了。
当其他品牌还在竞赛续航里程数字和加速快零点几秒的时候,华为这次选择了把资源砸在“安全底线”这个维度上。 8月份,当消费者开上问界M8纯电版时,将会第一次体验到“电线断了车子也能自主靠边”的安心。
这似乎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电动车竞争的下半场,拼参数数字或许要成过去式。 真正决胜负的,是看谁在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还能“刹得住、停得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