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规划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新组建的央企正式启航。这一战略重组标志着国家将汽车产业纳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领域,而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旗下"科技运动潮牌",正通过三大战略维度展现央企担当。
科技突破构建核心竞争力
在动力技术领域,深蓝汽车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通过高频交变磁场实现电池自加热,成功攻克-30℃极寒环境下续航衰减35%的行业难题,该技术已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证。智驾系统方面,与华为联合开发的乾崑ADS SE系统实现20万级车型全场景NOA功能,包含城区/高速无图导航、代客泊车等12项核心功能,事故规避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2%。最引人瞩目的是全球首发的3nm车规级座舱芯片"长安芯",其晶体管密度达到2.5亿/mm²,算力较主流7nm芯片提升200%,为多模态语音交互、AR-HUD等前沿功能提供硬件支撑。
全球化布局加速落地
深蓝汽车构建了"1+5+2"全球化体系:以重庆总部为核心,覆盖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同步建设泰国罗勇工厂和筹建中的墨西哥基地。目前产品已出口66国,其中东南亚市场单月销量稳定在6000-8000台区间。泰国罗勇工厂首期产能达5万辆/年,可实现右舵车型本地化生产,而规划中的墨西哥基地将辐射北美市场。按照"海纳百川"战略规划,2025年将覆盖全球90个国家,实现5.6万辆海外销量;到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提升至38万辆,占总销量30%以上。
产品矩阵持续进化
深蓝L06作为新央企首款战略车型,搭载3nm芯片和双激光雷达,支持城市记忆泊车、跨层巡航等创新功能,预计四季度上市后将重新定义20万级智能轿车标准。8月1日上市的S05 620km长续航版采用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在800V高压平台支持下实现15分钟(30%-80%)超快补能,其"星际之翼"设计语言更斩获2025年iF设计金奖。未来产品规划显示,2026-2030年将推出30款全新车型,形成覆盖15-30万元主流市场的"纯电+增程"双动力产品带,其中包含7款全球战略车型。
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深蓝汽车通过"香格里拉"新能源计划、"北斗天枢"智能化计划和"海纳百川"全球化计划的三维联动,正在改写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地位。在技术创新层面,与斯达半导体合作研发的HPD封装IGBT模块,使电控系统效率提升至98.5%;产业布局方面,15个海外KD工厂的本地化生产体系,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市场拓展上,针对中东高温环境开发的电池主动冷却系统,赢得沙特等市场认可。这些实践不仅推动深蓝汽车向"2030年全球TOP10电动车品牌"的目标迈进,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追随者向标准制定者的历史性跨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