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净利润排行:比亚迪第一,长城第二,一汽东风上汽广汽吉利呢
比亚迪一年狂赚402亿元! 相当于每天进账1.1亿,净利润比榜单第二到第五名的总和还要高。 而曾经的中国车市“老大哥”上汽集团,年销量超400万辆,净利润却仅有15亿元,单车利润不足400元。 更令人咋舌的是,广汽、江淮等老牌车企深陷亏损泥潭,蔚来一年巨亏224亿,相当于每天烧掉6000万。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淘汰赛。
比亚迪:利润“断层式”领先,研发投入碾压同行
比亚迪的赚钱能力让对手望尘莫及。 2024年,其净利润402亿元,毛利率21.02%,两项数据均居行业榜首。 全年销量达427.21万辆,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 支撑这一成绩的是“钞能力”研发:全年研发投入542亿元,相当于吉利(104亿)的5倍、长城(超100亿)的4倍,全球12万研发人员规模更是无人能及。
吉利、长城:自主双雄的进击
吉利以166.32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13%,成为增速最快的传统车企。 其成功关键在于新能源转型:极氪、银河两大品牌销量暴涨80%,海外销量占比达12.8%。 长城则以126.92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三,净利率6.19%甚至超过比亚迪。 高利润秘诀在于“高价车+出海”:海外销量45.1万辆,占总销量36.5%,且海外毛利率比国内高10%以上。
理想VS蔚来:新势力的盈利生死线
理想汽车以80亿元净利润成为新势力“独苗”,危机隐现:净利润同比下滑31.9%,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降至19%。 反观蔚来,年亏224亿登顶“亏损王”,换电站建设与极致服务成本成无底洞。 赛力斯:凭借问界M7/M9爆卖35万辆,从年亏24.5亿逆袭为盈利59.5亿,净利率飙至4.06%。
传统国企的至暗时刻:规模≠利润
一汽、东风、上汽三大央企集体遭遇“利润滑铁卢”。 上汽年销400万辆,净利润仅15亿元,净利率0.27%创历史新低;东风净利润0.58亿元,相当于比亚迪一天的利润;一汽虽盈利8.36亿美元(约60亿人民币),净利率仅1.08%。 广汽集团更惨,亏损2.35亿美元(约17亿人民币),成为亏损最严重的国有车企。
黑马与陨落者:零跑崛起、小米烧钱
零跑汽车以29.37万辆年交付量夺得新势力销量冠军,毛利率升至14.9%,亏损收窄87%,距盈利仅一步之遥。 小米汽车则上演“叫好不叫座”:SU7单款车年销13.69万辆、毛利率18.5%,却因自建工厂和研发投入巨亏62亿。
2025年一季度:格局再洗牌
比亚迪净利润92亿(同比+100%),吉利57亿(同比+264%),赛力斯8亿(同比+241%)组成增速三巨头。 而长城净利润17亿(同比-46%),北汽9亿(同比-10%),广汽亏损7亿(同比扩大160%)。 上汽:一季度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1.4%,成为传统国企唯一亮点。
零跑汽车以29.37万辆的年交付量超过理想,却仍在亏损边缘挣扎;小米SU7单月销量破万,每卖一辆车平均亏损4.5万元。 当比亚迪用542亿研发投入换来每天1.1亿净利润时,蔚来每天烧掉6000万换来的却是市场份额下滑。 这场游戏中,有人靠技术赚钱,有人为规模流血,而裁判席上只剩冰冷的数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