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4年9月买的奇瑞艾瑞泽8,经过对比多款车型后决定入手,它的表现让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

拿到奇瑞艾瑞泽8的钥匙,感觉挺沉的。毕竟24年9月刚交车,我是认真对比了市面上至少五款主流B级车才下决定的。这车12万元左右,算是比较符合现在预算的选择。它的实际表现呢,倒有不少值得细说的地方。

先说设计,艾瑞泽8的造型不算惊艳,但实用性蛮强。车头那组灯,朋友笑说有点好人脸,倒也不违和。跟我以前试驾过的同价位国产B级车比,比奔腾B70和吉利博瑞要稳重些,没那么激进。说实话,这种设计对40岁左右的用户来说,反而有点安全感。聊到这,我同事老赵开了一句:你可别小看这个,买车注重稳妥,踩实包圆。

我是24年9月买的奇瑞艾瑞泽8,经过对比多款车型后决定入手,它的表现让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有驾

说到驾控,我试驾里程不算多,实际开了约300公里。动力匹配1.6T发动机,配上CVT变速箱,开起来挺顺滑,但想冲超跑完全没门。虽然官方说百公里加速9.5秒,这数据我觉得有点理想化,毕竟我上次高速上80-120加速,感觉更像11秒级别。这里我得承认,之前看到官方动力参数,稍微乐观了。家用足够,对车感稍微挑剔的人还得多琢磨。

内饰方面,我得说奇瑞这次是真的下了功夫。相较于前几代,材料质感提升很明显。这个价位,能用软包、缝线装饰,耳感音响也不差,说明厂商在供应链上调了货。供应链这块,咱们行业人都懂,车内材料的调配类似做饭,过早用便宜食材就出问题,整顿一遍供应链,相当于换了新厨师。但毕竟不是豪华车,和同价位的比亚迪汉EV内部质感比起来,艾瑞泽8略微逊色点,尤其在细节拼接方面。这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扶手箱盖和车门把手的缝隙控制不是特别严密,估计供应链还没完全稳定。

说到车机系统,我挺喜欢它的独立式大屏设计。反应速度比国产很多传统车快,偶尔也会有小卡顿,估计软件还得再优化。销售小张闹着说:这车机不卡就奇迹了,啥车没卡过?说实话,这么调侃也有道理——毕竟配置不可能像旗舰豪华车那般顶尖,供应链瓶颈和成本压力都得算进去。

我是24年9月买的奇瑞艾瑞泽8,经过对比多款车型后决定入手,它的表现让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有驾

说到体验,我忍不住想吐槽的是座椅调节这个设计。奇瑞这代座椅电动调节不像别家那样直观,实际用起来还得适应。比起同价格的轩逸和朗逸,舒适度差不太多,但功能细节上,艾瑞泽8的按摩模式居然是个笑话,根本没啥鸡冻感。有人问我,按摩这个东西,买车时候真有必要考虑吗?老实说,我开始觉得挺高级,猜测厂家是为了卖点多加的,但用起来的确鸡肋,倒不如把钱花在避震上。

避震是不得不提的部分了。艾瑞泽8的底盘调教持平一般,遇到坑洼路面能感觉弹跳偏硬。我还特意问过一位修理工小王,他说:国产车调校基本这样,舒适和操控很难做到两全,其实奇瑞算是折中得不错的了。这让我对国产品牌调校有了点新的认识。其实从研发流程角度来说,厂家得控制开发周期,底盘调校一般都压缩在最后一个月,想做得完美非常难。供应链方面,软硬件匹配都要一一确认,调校师傅的空间有限。听说为了赶进度,厂家甚至删掉了一些可调节的阻尼阀,用的都是统一件件,这点我是估计的,具体没数据。

有朋友跳出来说:那你为何不考虑东风日产的轩逸?操控更灵活,油耗也低。轩逸在这价位表现更均衡,油耗官方说5.5L,我实际路测按体感粗算盘点大约6.3L左右,但轩逸车身更轻,底盘更细致。艾瑞泽8的重量要大个100公斤左右,导致油耗提升也在预期内。总感觉,这就是国产车和合资车之间的典型抉择,哪个更合适你得先想清楚。

我是24年9月买的奇瑞艾瑞泽8,经过对比多款车型后决定入手,它的表现让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有驾

说回车内空间,艾瑞泽8算宽敞。我个人对后排坐垫的厚度挺满意,家里老人坐上去笑着说:这屁股都不累。我心想,奇瑞这点还是做得挺有人情味儿。相比同级别的吉利博越,空间不是问题,但后排头部空间稍显紧凑。可能是设计上为了溜背造型牺牲的,一般家庭用车,我觉得无伤大雅。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我一直有个疑问,同价位国产车拼命往智能化靠,可不少用户反馈车机反应慢、系统卡顿,难道这不是供应链和研发资源分配的失败?从供应链分步来说,软件研发要紧跟硬件,供应商的不同团队协同不畅就极易出现问题。奇瑞这车机系统虽快,但也不完美,估计是个刚刚好的节奏。

我是24年9月买的奇瑞艾瑞泽8,经过对比多款车型后决定入手,它的表现让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有驾

再说个小插曲,上次朋友问我:买艾瑞泽8,保养费用咋样?我心算了一下,市面上中保养费用大约1200-1500元区间,具体取决地区,后续零件更换也还算合理。跟同价的卡罗拉差不多,但比起部分进口车型,保养真划算。朋友有点惊讶:这么低?不会坑我吧?我只能说,不算坑,只是配置材料档次不同,耐用度还有待观察。

买车从来就没那么简单。预算、性能、设计、品牌都有偏重,这才是现实。艾瑞泽8拿下国内中级市场,算是奇瑞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步。它其实反映一个巨大现状:国产车逐步提升,但又有种稳中求胜的矛盾心态。

聊着聊着,我倒想问你们,咱们买车时到底该怎么权衡高配多功能和实际用得着的区别?配了按摩座椅但你真的会用吗?或者,你会因为车机反应慢而换车吗?不少人告诉我,这些差别,其实往往藏在不经意使用里。想听听大家怎么想。

我是24年9月买的奇瑞艾瑞泽8,经过对比多款车型后决定入手,它的表现让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有驾

提醒一句:别忽略了那个电动尾门传感器的小灯,它亮的时候你得小心,别放东西靠近,不然开关容易故障。我这车刚开始就因为这个闹了个小笑话,幸亏售后帮忙搞定。看似小细节,这事儿真影响用车体验。有点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下你身边这类不被重视的产品细节,我觉得挺有意思。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