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高管离职,家乡痛失英才,行业震动

最近在网上,有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说的是比亚迪的一位高管,叫李云飞,他把自己一个用了足足十五年的网名给改了。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不大,不就是改个名字嘛,谁还没改过网名呢?

但你要是知道这背后的门道,就会发现这可不只是换个称呼那么简单,它几乎可以说是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一家大企业在面对新时代舆论环境时的一种策略变化。

比亚迪高管离职,家乡痛失英才,行业震动-有驾

咱们先说说李云飞原来的那个名字,叫“不会武功的武功李云飞”。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ID,估计都得在心里琢磨一下,这名字有点绕啊,到底是会武功还是不会武功?

为啥要说两遍“武功”?

其实,这里头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梗,也是一份浓浓的家乡情。

李云飞是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的总经理,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了,在比亚迪干了二十多年。

他是个地道的西北人,老家就在陕西咸阳的武功县。

这么一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了,原来“不会武功”,说的是他自己不会拳脚功夫,而第二个“武功”,指的就是他的家乡武功县。

这个名字既风趣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又带点自嘲的幽默感,一下子就把一个大企业高管的形象拉近了,让人觉得挺亲切,挺接地气的。

比亚迪高管离职,家乡痛失英才,行业震动-有驾

这个名字,他用了十五年,可以说承载了他个人在互联网世界里的一段记忆和情感。

然而,就在前不久,李云飞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宣布,他把所有平台的ID都统一改成了“比亚迪李云飞”。

你看,这个新名字就非常直接了,简单明了,前面是公司大名,后面是自己的名字,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是谁,代表谁。

原来的那个既带点个人色彩又很有乡愁味的“武功”就这么消失了,所以网友们才开玩笑说,李总这是为了工作,“痛失”了自己的家乡。

对于为什么要改名,李云飞自己的解释也很实在,他说很多同事和网友都向他反映,原来的名字不太好找,还有点拗口,为了方便大家搜索和交流,他就听取了大家的建议,换了个更直接的。

这个理由当然是成立的,但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放到更大的背景下去看,就会发现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这两年,比亚迪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是非常迅猛。

根据公开的数据,比亚迪在2023年的全年销量已经突破了300万辆,这个成绩不仅让它稳坐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

俗话说得好,树大招风,当你的销量一骑绝尘,把很多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其中也免不了会有一些不怀好意的目光。

比亚迪高管离职,家乡痛失英才,行业震动-有驾

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那个只拼产品、拼技术的时代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舆论场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各种各样的信息满天飞,有真有假,尤其是针对像比亚迪这样的头部企业,网络上的负面舆情、甚至是对手刻意制造的“黑公关”事件层出不穷。

今天可能有人在网上发个帖子说你的车有问题,明天可能就有一篇文章捕风捉影地质疑你的技术。

这些信息一旦发酵,对品牌的伤害是巨大的。

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企业光有好产品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有强大的舆论应对能力,要能及时、准确、有力地对外发声,澄清事实,回击抹黑。

于是,像李云飞这样负责品牌和公关的负责人,就被推到了最前线。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在幕后运筹帷幄的管理者,而更像是一个需要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发言人”或者说“新闻官”。

比亚迪高管离职,家乡痛失英才,行业震动-有驾

大家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近一两年来,李云飞在公众面前的曝光率非常高。

无论是面对行业争议,还是回应网络上对比亚迪的攻击,他常常是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人。

他身上那种西北人特有的直爽和坦诚,让他在回应问题时往往不绕圈子,直接正面硬刚。

比如之前网络上针对比亚迪的恶意攻击非常多,比亚迪直接宣布悬赏高达五百万元来征集“黑公关”的线索,这种强硬的姿态,背后就是以李云飞为代表的公关团队在主导。

他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一次又一次地代表比亚迪,向公众传递公司的态度和处理结果。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比亚迪李云飞”这个新名字,它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它不再是一个带有个人趣味的网名,而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身份标识。

这个名字等于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我,李云飞,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比亚迪。

我的账号,就是比亚迪对外沟通的一个官方窗口。

比亚迪高管离职,家乡痛失英才,行业震动-有驾

这样一来,当公司需要对外发布重要信息,或者需要澄清某个谣言时,通过“比亚迪李云飞”这个账号发出来,就显得更加正式、更有分量。

对于广大的网友和车主来说,找官方信息也更方便了,有事想问比亚迪,可以直接找到他。

这实际上是把个人的IP和企业的品牌形象做了深度的绑定。

这种做法,其实是当前很多大企业都在探索的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在过去,大家总觉得公司高管应该保持一种神秘感,离公众远一点。

但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一个有血有肉、有观点、有性格的企业家或高管,他本身就是公司最好的“活广告”。

你看小米的雷军、理想的李想,他们都非常活跃地在社交媒体上和网友互动,他们的个人魅力,也为自己的品牌增添了很多分数。

李云飞的这次改名,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个趋势。

他放弃了用了十五年的、充满个人情感的旧ID,换上了一个刻着公司烙印的新ID,这背后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战略选择。

这意味着他将以一个更加职业、更加官方的姿态,去迎接舆论场上的各种挑战,为比亚迪这艘高速航行的巨轮保驾护航。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改变,更是比亚迪在品牌传播和危机公关策略上的一次升级和进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