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车市突然热闹起来。杭州多区拿出超1亿补贴,让不少刚刚还在盘算买车时机的人下了决心。这补贴力度,实话说,有点劲,尤其是西湖区和滨江区的政策,放出来直接推动了汽车销量涨了个20%(这个数字是销售总监赵俊超给的体感数据,样本不多,但挺靠谱)。
西湖区对个人车主的置换补贴,按照新车价分档,最高8000元起步,最低4000元,这不算很大,但在车价里头其实挺实在。举个例子,我之前翻笔记看到,有位客户原打算年后买车,结果听说补贴后立刻改时间,大中档车主很多买了。还记得赵俊超说,年底冲量的助推很明显,这不,有几个刚拿年终奖的客户都说,补贴凑巧帮了不少忙。你说人心里能不感激吗?
不过这东西,不只是补贴就能打天下。滨江区的BINGO暖冬购车季,2000万元补贴覆盖燃油、新能源、二手车,分四档补贴从1000到6000元不等,这样的细节令人头疼但实打实的门槛很低,比如5万元的二手车也能参与,真是想覆盖广泛群体的节奏。我自己琢磨,这档次跨度大,估计对不同收入层的消费心理是有精细考量的,但细细想也没查全,别急,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有个朋友在余杭区家电卖场,他跟我吐槽说:这补贴啊,销量蹭蹭上涨,尤其是些中档白电和智能家电,年轻人特别买账,以前价高没下手,这会儿政策帮忙,基本都下定了。余杭第三轮消费券,线上申领操作流畅,线上买线下用,消费者省心省力,他还特意给我说,补贴力度最高到20%,两三千块钱买个冰箱洗衣机,日常电器能凑个好折扣。
看这补贴机制是真刀真枪的便民。亲清在线平台简化了申报流程,也把补贴资金直接打入买家的银行账户,流程透明效率高,买车真是享受到无感申领、直达快享。这操作对车商来讲也挺方便,大家都说省了许多烦心事。
顺带说句,金昌杭德宝马4S店那边,除了新能源汽车降价明显,还有各种叠加优惠,打折基金+政府补贴+店里赠品,最终的落地价直逼原价6折,这你说,谁不心动?我算了一笔账,一个29万的新能源车最后能买到15万,平时差不多得分两年工资攒起来,这下能一下子买到实车,感觉挺震撼。
讲真,补贴能让消费者在意的就是有没有实惠。有了补贴,但如果经销商优惠抵扣补贴,那就是耍流氓,杭州这边明文规定补贴不抵消原优惠,这点挺让人放心。
我之前一度以为这种补贴主要是刺激一时消费,没太多后劲,但观察下来,很多消费者都用补贴作为换车或换新家电的契机,感觉市场被唤醒了,大家的消费热情是真实流动的。连平时对促销没什么兴趣的邻居也来问我补贴咋申请了,我还告诉他,这政策其实挺智能,网上一搜关键词,立马能领券,别说,确实省了不少步骤。
不过说实话,补贴虽好,可我还是担心这后续效应。比如后面这些车企和家电商会不会因为补贴退坡突然销量掉下来,这种高强度的刺激可持续性有多长?或者说,补贴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真得有多深,这都是值得琢磨的。
话说回来,年底促销和补贴这事,卖车的心情更复杂。一位修理工朋友笑谈:补贴是一把双刃剑,销量好了车间活儿少了,骗保可别乱上头了。我听了差点没笑喷,虽然开玩笑,但说明补贴带来的不是单纯的买卖火爆,还藏着行业里的小波澜。
我也没细想过,但猜猜看:持续多年的补贴和促销下来,杭州车市的保值率会不会比别的城市略有下滑呢?毕竟新车更便宜,二手好车源头變多,市场供需都会受影响。粗略算下,一辆车两年折旧30%,补贴期间买车的实际支出减少了20%,这些叠加在一起,对二手车价格的微妙影响值得关注。
就在我想着这事的时候,电话响了,是一位客户:现在补贴力度真大,这车能不能开着安心?这提醒我,毕竟价格和服务固然重要,但车辆质量和售后才是长远的保障。有没有真正做到政策和品质齐飞?这是我们行业不断要问自己的老问题。
你在身边有没有朋友因为政策买车了?他们买后大概最关心什么?或者说,你觉得今年的补贴政策,究竟能对本地汽车生态起到多大改变?我还真挺想听听你的观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