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话题挺火的,就是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
以前一提起增程车,很多人都觉得它有点不上不下,技术上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台电动车背着个发电机,还老被开纯电车的朋友们嫌弃,说一个烧油的车跑来跟他们抢充电桩,不地道。
这种看法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挺普遍的,增程车好像一直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
不过,现在情况可能要变一变了。
技术这东西,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看它适不适合咱们老百姓用。
就拿充电这事儿来说吧,以前增程车电池小,纯电跑不了多远,确实得经常启动发动机,感觉上更像油车。
但现在,一些新出的增程车,电池容量做得特别大,有的甚至超过了80度电,这比很多市面上的纯电动汽车的电池还要大。
这么一来,纯电续航里程一下子就上去了,动不动就能跑个三四百公里,甚至五百公里。
这样一来,增程车在大部分时间里完全可以当纯电动车来开,那个发动机真的就成了一个应急备用的“充电宝”了。
这下,再去充电站,估计纯电车主们也没什么话好说了吧。
咱们来看看具体是哪些车这么厉害。
首先得提一下零跑汽车,他们最近公布了一款叫零跑D19的新车。
这车是个大家伙,是个大型SUV,车身长度超过了5米2,轴距也超过了3米1,尺寸跟理想L9和问界M9差不多大。
考虑到零跑一向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它未来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是吉利银河或者深蓝汽车的同级别车型。
这台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它有多大,而是它的动力系统。
它的增程版本,搭载了一块容量高达80.3度电的锂电池。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拿大家都很熟悉的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来做个比较,那款车的电池容量是60多度电,零跑D19的电池比它足足多了将近18度电。
这么大的电池,让这台增程SUV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500公里。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不少在售的纯电动汽车。
对于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每天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周末逛个街,这点续航完全够用一个星期了。
这意味着,你买的是一台增程车,但在95%以上的情况下,你体验到的都是纯电车的安静、平顺和低使用成本。
只有在逢年过节跑长途,或者去一些充电不方便的地方时,那个增`程器才会启动,给你提供额外的电力,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当然,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简单地把电池堆得更大吗?
其实零跑也考虑到了优化的问题。
为了不让整套系统显得笨重,他们设计了一个既能当发电机又能当驱动电机的电机,这样一来就能减轻大约60公斤的重量,对省油很有帮助。
而且为了能把这块80多度的大电池塞进车里,工程师们还想了个办法,把增程器的排气管巧妙地集成到了车门下方的门槛里。
这些设计都说明,这不仅仅是堆料,而是在用心做优化。
看到这么高的配置,很多人可能都会怀疑,这车将来上市,价格真的能像零跑一贯的风格那样亲民吗?
成本恐怕不低。
除了零跑,智己汽车也跟上了这股“大电池增程”的潮流。
智己LS6这款车,一开始的定位是运动型SUV,想跟特斯拉Model Y竞争。
但市场证明,除了少数几个爆款,大多数主打运动的SUV销量并不理想。
所以智己今年调整了策略,新款的LS6改了外观和内饰,变得更适合家庭使用,同时增加了增程版本。
智己的增程系统一上来就很有诚意,高配车型用上了66度电的三元锂电池,这同样比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的电池要大,纯电续航能达到450公里。
入门配置也给到了52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370公里,对于日常代步来说也完全足够。
现在市场上的增程车,好像慢慢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电池比Model Y大的,另一种是比它小的,这成了一个新的参考标准。
智己LS6在保持高性价比方面也做得很好,入门版的优惠价格不到20万,而花23万左右,就能买到带空气悬架、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的版本,配置非常丰富。
这种做法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既能享受纯电的优点,又没有续航焦虑,价格还实惠,对于很多还在犹豫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在这场“大电池增程”的竞赛中,还有一位更早的参与者,就是广汽旗下的昊铂HL。
这款车在今年4月份就上市了,是市面上第一个把增程车电池容量做到60度以上的车型。
它搭载了一块60.33度的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有350公里。
虽然这个数据在现在看来不算最突出的,但在当时绝对是开了个先河。
可惜的是,这款车虽然起步早,但在宣传上似乎没跟上,知名度不算高。
很多人可能听过零跑、智己,但对昊铂HL就比较陌生了。
实际上,昊铂HL的配置非常高。
起售价不到27万元,但是全系都标配了空气悬架、英伟达Orin-X芯片加激光雷达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前后排座椅的加热、通风、按摩功能。
它的第二排座椅设计得像豪华MPV一样,带有独立的控制屏幕,舒适性做得非常到位。
可以说,昊铂HL是拿出十足的诚意来打造这款车,把能给的配置都给了,但市场反响却比较平淡,确实有点可惜。
从零跑D19的“王炸”登场,到智己LS6的灵活转身,再到昊铂HL的低调先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的汽车厂商正在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来解决增程车一直以来的痛点。
他们不再纠结于给一个小电池让用户频繁启动发动机,而是直接把电池做大,让车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能以纯电模式行驶。
这样一来,增程车就摆脱了过去“伪电动”的标签,变成了一个既能享受电动车驾驶体验,又完全没有里程焦虑的全能型选手。
这场围绕电池容量的竞争,不仅改变了大家对增程车的看法,也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思路和强大实力。
它们正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重新定义什么样的车才是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