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买车,尤其是30万级豪华SUV,到底图个啥?是身份认同,是科技享受,还是无非就想多花点钱换一个“大而美”的空间?不管是理想、问界,还是如今突然杀出来的零跑D19,这些品牌一个个都在讲“高端化”,定价全往上走。但你仔细一看,真香定律还是那一条:花对的钱,买值的货。现在零跑说自己是市场的“价格屠夫”,这话听着挺狠,但实际是不是有这资格?是不是又一轮噱头,或者真能让很多人咬牙买单?我也琢磨琢磨。
先说零跑D19首发这事。旗舰SUV,五米多长、六座布局,定在25到30万这个区间。这个价,怎么想都不像是传统豪华选手玩的套路。以前想买大尺寸SUV,基本不是奔着合资去,就是国产里挑贵的理想、问界,心里都明白:选豪华得有油水,不然多数就当个“样子工程”。可零跑的路数有点不一样——用顶级的配置往低价位砸,把分量直接拉满,然后用价格拦腰一刀,这种打法如果真能兑现,别说友商不敢轻视,消费者都得坐下来盘算盘算。
那咱们问问:豪华到底应该怎么定义?有人讲设计,有人看用料,有人钻技术,但归根结底得是体验,不能只在外观和参数上作文章。这次零跑把啥都堆到一块:纯平侧窗设计,大饼轮毂,双色车身,再加个“环绕式镀铬饰条”,妥妥的视觉拉满。其实这些设计感,你问一辆玛莎拉蒂,可能还就这味儿。电控前备箱那事,我觉得倒也挺实用——能装两个20寸行李箱,意味着多一次家庭、商务出行的选择余地。全语音APP控制,不就是把便捷体验拉升一个档次?
你要讲科技,零跑也不怯场,说什么全球首发高通骁龙8797双芯片,能做到舱驾一体,算力强到让你“再也不卡”,还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说是高阶辅助能力能和50万块钱以上的豪车直接掰手腕。很多人会问了:这是一场技术角力还是一场营销秀?就像大家都说“智能化是下半场”,但实际智能落地是啥,咱老百姓想要的是省心,而不是“又出新BUG”、开车像玩小白鼠。有高通平台,有激光雷达固然是好事,但还得看能不能用得顺手、用得安心。
回头你再看零跑的策略,他们官方都喊得响:“产品超豪华,价格不豪华。”这话曾经在手机圈很熟,现在又用在车市。有点像早先小米打三星、苹果,小钱办大事,一下就把行业天花板砸下来。多年前谁敢想,千元机也能指纹识别、光学防抖。如今车圈也一样,越来越多顶级配置变成“公开秘密”,你只要比别人卷得更狠,消费者就会站你这边。
但问题又来了,消费者真的只看性价比吗?30万级SUV的买家,绝不是图便宜那么简单。这个价位人群,对品牌认同、质量、科技体验都有自己的要求。他们要空间,要智能,要续航,也要面子,甚至还要点“新鲜感”。零跑B/C系列在10-20万市场割了一波韭菜,这事大家都知道,但能不能让这些用户往上走,掏30万买你家豪车,这门槛就没那么好跳。“品牌升级”不是嘴上说说,在高端市场,认知转变要靠时间一点一点熬出来。
说实话,很多国产品牌现在都在拼“科技平权”,就是要让大家用得起原来只有百万车才有的黑科技。这看起来是大势所趋,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你可能会问,技术含量高了、配置到顶了,用户为什么还要去买BBA甚至进口?这个其实很简单,豪华的底色不是只靠参数或者面子,最终是看谁能把技术变成体验,谁能让用户“爽起来”。
零跑这次搞的全域自研技术,还把底盘调校也端出来,我觉得这是实打实的护城河。其实汽车圈最怕的就是“拉皮工程”、“贴牌炒作”,自己没有技术底子,谁都能搞个拼贴出来。但全域自研说白了,就是不靠别人,啥都能自己做。这对于控制成本、堆料、优化体验都有大好处。这种方式,在手机、家电行业,早就被证明。如果能连续做下去,不怕卷到死,只怕你把别人甩得远远的。
不过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你强行给足了配置、技术,还能压住价格,必然就有取舍。比如说,大家都在好奇内饰是不是对标玛莎拉蒂,万一只是“仿皮烤漆”,给个样子货,乍看挺高端,其实用起来还是虚的。这点上,消费者不会轻易被糊弄,家里小学孩子刷完抖音都能喊一句“真皮还是塑料”。所以,零跑D19打的不是短期牌,得在“长期体验”上下功夫。
再比如动力,既有纯电,也有增程,1.5T增程器要兼顾续航和性能。这点对很多刚需家庭或者跨城通勤的司机很重要。说实话,现在增程已经不是新鲜事,谁家的里程都能往上堆,但续航多少,全场景下到底行不行,还得看看详细参数和真实落地。顶着“新能源”这牌子,现在卷的不是省电和成本,而是“技术综合力”,谁解决用户的实际场景痛点,谁就能拉住用户。
再者,别小看30万级SUV用户的“理性”。很多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买车,甚至第三次换新,他们懂什么是套路,什么是痛点。你再便宜,体验不行,分分钟可以用脚投票。所以零跑这次如果真敢用50万级别体验、30万定价,那绝对是“价格屠夫”。但别忘了,所有的屠夫都得靠实打实的货,不能光喊狠话。
这里有个悖论——大家都要智能化、要豪华,但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小白鼠。今年来看,车圈已经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前面几波电动化谁都玩得转了。现在更大的比拼,是看谁能让智能技术变成习惯,而不是障碍。很多品牌说自己有高阶辅助驾驶,但实际用起来,安全隐患、体验短板都在那。买车是大事,大家都想一步到位,不再当技术迭代的试验田。
我想问:你觉得科技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是“范儿”,有人说是“领先”,但我觉得,是让更多人都用得起,而不是少数人包场。只有当高端技术砸到人人能享受的档次,才是真的“豪华”。零跑这次想用技术堆满配置,再用亲民价格炸市场,这思路没错。但关键是,不要一窝蜂跟风,用配置替代真正的体验。消费者嘴上信参数,心里信的是日常用车分分秒秒的顺畅和舒心。
所以说,这场“价格革命”想搅动的不只是市场,更是定义豪华的标准。如果今后30万SUV都有百万级体验,谁还愿意加价买虚头巴脑的“品牌溢价”?谁能真正让科技成为日常,谁就在新时代豪车市场占了先机。这一切等到10月16日首秀之后,市场自然有分晓。消费者可能一开始有疑虑,有怀疑品牌是不是过于自信,但只要配置够实、体验不掉链子,中国车企就能彻底走出自己的高端路。
最后再多说一句,不要低估用户对性价比的执念。你让大家用同样的钱,买到以前贵三倍的体验,不砸锅卖铁谁不乐意试试?但当前国产品牌冲高,拼的不是口号,是谁能把技术做深、体验做细,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值。零跑敢为人先,能不能成为真的“价格屠夫”,关键看有没有把用户的真实感受当一回事。豪华不是脸面,也不是噱头,最终拼的是谁能让“技术民主化”真正落地,让豪车回归日用,谁就是赢家。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