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同事的蔚来ES6,聊着聊着他突然冒了一句:“买了这车就跟被套牢了一样,后悔了。”我愣了一下,问他怎么回事。他叹了口气,说:“别的车还完车贷就完事了,我这除了车贷还得交租金,怎么想都不舒服。”这话一出,我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一个词——金融产品。
是的,蔚来的“电池租赁模式”最近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乍一看,这模式挺诱人:车价直接砍掉电池的钱,瞬间便宜好几万,首付还能压到两成,五年免息贷款——简直是为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量身定制。但等你真开上车,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同事的账单是这么算的:车贷一个月1700,电池租金599,一个月就得掏2300块。两年后车贷还完了,电池租金还得继续交——交到你卖车为止,甚至交到你不开车为止。这时候你才意识到,电池租赁模式就像是个“隐形月供”,让你永远停不下来。
有人说,电池租赁的钱不就是“电池保险”吗?毕竟电池是易耗品,换新、维护都得花钱。听起来有道理,但问题是,这599块/月的租金,真的划算吗?我们来算一笔账:一年租金是8800块,五年下来就是44000块。你要是直接买断电池,价格大概是7万左右。换句话说,租电池五年,花的钱已经接近买断电池的成本了,但电池还不是你的。
更扎心的是二手车市场。买断电池的车,二手车估价会扣掉电池的钱,车价直接腰斩;租电池的车呢?压根没法转手,因为电池是租的,别人接手还得继续交租金。你想卖车?不好意思,租金合同还在,你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交钱。
再说换电站,全国铺了1500多个,每个站点每月维护费就得烧掉二十万。这笔钱从哪儿来?当然是从车主的租金里出。蔚来去年卖车亏了224亿,全靠电池租金撑着资金链。换电站是个好东西,但它的成本最终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你以为自己买了辆便宜车,实际上是被拉进了一个长期付费的闭环。
有人会说,油车不也得加油吗?一个月花个几百块加油费不是一样的道理?这话听着没毛病,但问题是,油车的加油费是“用多少付多少”,而电池租金是“固定收费”。哪怕你一个月只开几百公里,租金也照交不误。这就像你租了个房子,哪怕你不住,房租也得交——这合理吗?
蔚来的换电模式也有它的优势。比如长途出行,换电比充电方便;电池统一维护,性能更稳定。但这些优势能不能抵消租金带来的心理负担,就得看个人了。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亏,这事儿没绝对答案。
最后聊聊蔚来的策略。五年免息贷款、两成首付,这些看似是为了降低门槛,但实际上是为了把更多人拉进分期还贷的坑。销量上不去,厂子就得靠金融手段来“续命”。换电站烧钱,卖车亏钱,租金模式成了唯一的回血渠道。说白了,蔚来卖的不是车,是“用户粘性”。
所以,买蔚来之前,别光看车价便宜,得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长期租金的模式。这车不是买断的,是“订阅式”的,你买的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如果你能接受,那就上;如果心里膈应,那还是别冲动了。
蔚来到底是卖车还是卖套路?这事儿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买车之前,别被低价迷了眼,算清楚长期成本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