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炸锅了,宝马要出iX7?没错,全新宝马iX7的谍照被拍了个正着,虽然裹得严严实实,但那股子“我就是老大”的气场,隔着迷彩都能感受到。这可不是什么小改款,而是宝马要往大型纯电SUV领域再狠狠砸一记重锤。可有意思的是,大家本以为它会用上最新的Neue Klasse平台,结果呢?居然是基于老款CLAR平台打造,这操作多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2027年才亮相,时间不短,但问题是——等到那时候,对手都卷到火星去了,宝马还能不能支棱起来?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台还没露脸就已经话题拉满的“未来旗舰”到底靠不靠谱。
先说外观,一眼看去,这车真是个“巨无霸”。车头高耸,配上那个熟悉的双肾格栅——等等,电动车还需要这么大格栅? 别急,这可能是为了传承品牌辨识度,也可能是带主动进气功能的封闭式设计。但不得不说,保留这个元素,至少让你在街上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台宝马,情怀这块拿捏得死死的。大灯是分体式,上方细长的应该是日行灯和转向灯,下面藏着远近光,这种设计现在很流行,科技感立马就上来了。侧面线条特别平直,一看就是冲着空间去的,三排座椅妥妥安排,家庭用户得上头了。隐藏式门把手也没缺席,整车风阻系数估计不会太差,对续航也算是一种变相提升。
再看尾部,贯穿式灯带大概率跑不了,现在谁不做个贯穿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能源车。牌照框位置下移,让尾门看起来更完整、更简洁,这点倒是挺符合高端SUV该有的气质。整体来看,iX7走的还是那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路线,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张扬,但你多看两眼,就会觉得它越看越顺眼,属于那种走路摇头晃脑的类型,开出去绝对上桌第一个动筷。
说到内在,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智能化和座舱体验。据消息,iX7会用上和iX3同款的智能座舱硬件,也就是宝马那套iDrive系统。讲真,现在的iDrive已经不错了,曲面屏、语音控制、OTA升级都有了,但比起国内新势力动不动就三联屏、AR-HUD、手势控制,还是少了点“哇塞”感。如果到2027年还是这套系统没大升级,那可能就得面对一个尴尬局面:价格顶呱呱,体验却差点意思。毕竟那时候,连十万级的车都可能搭载L3级辅助驾驶了,你一台旗舰SUV要是还在L2边缘徘徊,消费者可不会买账。
动力和续航方面,消息说可能会用上超过110kWh的大电池,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安心。要知道,现在市面上能上100kWh的车都不多,iX7直接突破110kWh,续航焦虑估计得被按在地上摩擦。更猛的是M70性能版,最大功率可能突破800马力!啥概念?百公里加速大概率杀进4秒内,这哪是SUV,简直是贴地飞行的“电动坦克”。不过话说回来,这么猛的动力,日常开着会不会像踩在鸡蛋上?悬挂系统和底盘调校能不能压得住这股劲儿,还得打个问号。
这里就得提一个关键问题:为啥不用最新的Neue Klasse平台? 大家都知道,这个新平台主打轻量化、高效率、更强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支持。而CLAR平台原本是为燃油车设计的,虽然也能兼容纯电车型(比如iX),但终究是“半路出家”,在空间利用率、电池布局、电气架构上肯定不如原生纯电平台来得彻底。这就有点像是用老房子改造成智能家居,再怎么折腾,线路和结构总有局限。所以,iX7用老平台,到底是技术保守,还是为抢市场窗口期不得已的选择?
咱们不妨拿它跟几个对手比划比划。先看奔驰EQE SUV,同样基于油改电平台,内饰豪华感没得说,柏林之声音响、氛围灯一整,逼格拉满,算是装逼利器。但它的风阻系数虽低,实际续航表现却一般,还有车主吐槽小毛病多,算不算“车界网红”还不好说。再看蔚来ES8,纯电专属平台,换电加持,智能化和补能体验甩开一大截,服务更是没得挑。但它价格高,品牌溢价能不能撑住百万级豪车的地位,还得看市场脸色。最后看看理想L9,虽然是增程,但空间、舒适性、智能化全拉满,家庭用户爱不释手,堪称“床车”标杆。可一旦没了绿牌优势,纯电续航短板就暴露了。
这么一圈看下来,iX7的优势在于品牌号召力、驾驶质感预期和宝马一贯的操控基因。劣势也很明显:平台老旧、智能化可能滞后、发布时间太晚。你说它“真香”吧,总觉得差了点火候;说它“劝退”吧,800马力和超大电池又让人心动不已。这就叫又爱又恨。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宝马iX7,你会考虑等它吗? 明明可以等更新的平台,却选择基于旧架构推出旗舰,宝马这步棋,到底是深谋远虑,还是被打脸的无奈之举?如果是你,面对2027年的iX7、早就满街跑的蔚来、理想的升级款,还有可能冒出的新物种,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