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新能源车几乎已经彻底告别麦弗逊悬架。
而传统燃油车呢?
二十多万的合资车型。
依旧老配方。
一成不变。
为什么?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硬件是硬件。调校是调校。
再好的悬架调不好也是白搭。
麦弗逊调好了照样出色。
保时捷911就是麦弗逊。
却能在赛道呼啸而过。
漂移过弯如履平地。
某些新势力车型。
堆料堆得狠。
实际动态表现呢?
未必比得上。

卡罗拉轩逸这类经典车。
后悬甚至只是扭力梁。
但软硬适中。滤震得体。
日常行驶质感反而超过不少电车。
所以传统车企的逻辑很现实——
能用低成本结构调出好体验。
何必多花几千甚至几万去堆料?
听起来没毛病。
但难道它们不想卖得更好吗?
如果用更好材料。是否口碑销量会再上一层?
问题没那么简单。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真正卡住燃油车脖子的。
是平台。是布局。是结构。
绝大多数燃油车是前置前驱。
横置发动机加变速箱。
已经把机舱挤得满满当当。
转向机构。电子模块。各种拉杆。
哪还有空间给悬架?
麦弗逊只需要一根减振支柱。
从上往下插进去。
省空间。省成本。
是拥挤布局的最优解。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第一代沃尔沃XC90。
为了横置六缸甚至V8。
只能妥协用麦弗逊。
后来全面2.0T。
空间有了。才换回双叉臂。
日系前驱车也一样。
不是不想用多连杆。
是根本塞不下。
所以你说它们“苦苦坚持”?
其实是被平台限制。
是无奈。也是现实。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新能源车完全不同。
没有发动机。
前舱空旷得像广场。
理想ONE的增程器只发电。
体积小巧。
纯电平台更极端。
蔚来小鹏的车头几乎全空。
悬架工程师自由到可以“为所欲为”。
双叉臂?五连杆?全铝合金?
随便上。

还有电池平铺在底盘。
重心极低。前后配重容易接近50:50。
过弯更稳。侧倾更小。
悬架支撑性要求明确。
也更容易调。
运动与舒适可以兼得。
反观燃油车。
车头重屁股轻。重心高。
前悬负担大。
就算硬上高级悬架。
提升也不明显。
投入产出比太低。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所以你看。
新势力敢堆料。
不是因为成本低。
而是平台空间允许。
是从底层架构开始就赢了的胜利。
用户一眼能看到铝合金摆臂。
能感知到行驶质感的提升。
传统燃油车呢?
不是不想改。
是改一动百。
平台限制如铁笼。
打破它?等于重造一台车。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这就是现实。
一边是纯电平台的结构自由。
一边是燃油架构的空间妥协。
麦弗逊的存亡。
从来不只是“用料”问题。
而是两种时代的工程哲学在博弈。
你听明白了吗。

新能源车已弃用麦弗逊悬架,燃油车为何仍在坚持使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