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街头,丰田本田的招牌随处可见,但最近有意思的事儿发生了——等红灯时,你忽然发现前面那辆崭新的电动SUV,方向盘上镶着“BYD”字母;后视镜里,哪吒汽车的醒目LOGO在车流中闪闪发光。更让人意外的是,那些在欧洲威风凛凛的宝马奔驰,在这儿的新能源赛道上,竟然被中国品牌远远甩在了身后!
豪车光环失灵,销量榜单现真相
最新公布的泰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简直像一部现实版逆袭爽剧。榜单前十名里,中国品牌霸气包揽八席,吃掉了整整80%的市场蛋糕!比亚迪一马当先,单季度卖出8800辆电动车,销量足足是第二名英国品牌名爵的三倍多。而咱们的新势力哪吒汽车,硬是以黑马姿态冲到第六名,1500辆的成绩不仅超过了老牌选手腾势,还稳压德国豪华双雄——宝马和奔驰。
再看看宝马奔驰的成绩单?有点惨淡。宝马卖了1100辆,奔驰勉强破千,两家加起来才抵得上比亚迪一家的一半多点。这让习惯在全球市场当“优等生”的德国巨头,在泰国新能源赛道上显得颇为尴尬。过去满街日系车的泰国,正被一抹抹“中国红”和“科技蓝”快速点亮。
堡垒里的游戏规则:封闭体系的代价
为啥宝马奔驰在泰国也“豪”不起来了?根子还得挖到泰国汽车市场独特的“生态”。日本厂商在这里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筑起了高高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把供应链捂得严严实实,业内管这叫“牙城”,意思就是跟堡垒一样坚固。
这个体系有多封闭?举个例子:一家泰国本土零件商曾无奈吐槽:“我们零件明明和日本货质量一样,但日系车厂非要我们降价5%才肯用!”更憋屈的是,哪怕泰国供应商报价更低,日本车企宁愿多花20%高价,也要从自家“朋友圈”(他们叫“系列供应商”)拿货。结果呢?大部分利润被日本企业牢牢锁在自家圈子里,泰国本土企业很难分到像样的机会,只能做些低附加值的边角料生意。
这种封闭玩法,连当年想闯东南亚的中国摩托车企业都吃过苦头。九十年代末,中国摩托曾横扫东南亚,份额逼近80%!可日本对手一发力,情况就变了。本田直接在越南甩出“Wave α”廉价摩托,价格砍到原车型的六成,瞬间打掉中国摩托的价格优势。更厉害的是“组合拳”:日本金融机构只给买本田摩托的人超低利率贷款(月息0.8%-1.7%),买中国品牌?利息高得吓人(月息2%起)!结果可想而知,中国摩托份额断崖式下跌到不足1%。这道由金融、供应链编织的“护城河”,让后来者宗申摩托在泰国建厂时也举步维艰,本地供应商一听不是日本品牌,要么开高价,要么直接拒单。
中国解法:拆掉围墙,开门合作
中国新能源车进来,玩法彻底变了。咱们不搞封闭小圈子,高举起“开放合作”大旗,口号就一个:不看背景,凭实力说话!谁能又好又快又便宜地供货,谁就是伙伴。
泰国投资委员会(BOI)看准了这个契机,当起了“超级红娘”。他们在曼谷连续办起了热闹的“采购相亲大会”——电动汽车供应链研讨会。比亚迪、长安、哪吒、上汽等中国车企集体亮相,台下坐着超过1500家眼巴巴等机会的泰国供应商。中方详细讲解需求,泰方火速匹配优质供应商名单。这种牵线效率超高,短短时间促成了300多场“相亲”,签下的零部件订单总金额高达420亿泰铢(约88亿人民币)!更关键的是,名单里头既有被日系圈子冷落的泰国本土中小企业,也有想拓展业务的日资供应商。
长安汽车在泰国的动作就是最好注解。他们在曼谷办“采购日”,一口气吸引300多家泰国供应商蜂拥而至,最终和70多家本土企业牵了手,其中80%以上是泰资控股。“只要质量好、价格优、交货及时,不管你是泰资、日资还是中资,我们都敞开大门!”长安东南亚的老总沈兴华说得实在。
巨头比亚迪在国内以“啥都自己造”闻名,到了泰国却主动转型“开放平台”。比亚迪亚太负责人刘学亮在曼谷车展上明确表态:“我们正积极从泰国企业采购部件,建立本地供应链,合作对所有伙伴开放!”甚至不排斥和日本供应商合作。上汽在泰国搞的纯电车MG4,更是多元合作的样板:电池是中泰合资厂造的,高压线束来自泰国本土的泰峰集团,连关键的电动压缩机都用了“三菱系”的货。一辆车,汇聚中、日、泰三国供应链智慧,连泰国总理赛塔都亲自来捧场下线仪式!
哪吒突围:小身材闯出大天地
在一片巨头混战中,哪吒汽车的崛起特别励志。别人卷高端,它巧妙抓住泰国老百姓对实用和性价比的敏感神经,靠小型SUV精准切入。1500辆的季度成绩,让它超越腾势等前辈,稳坐新势力头把交椅,被媒体称为“农村包围城市”的聪明打法。虽然它在国内经历挑战,但泰国市场的亮眼表现,无疑给品牌注入了强心剂。“凭两款车就在泰国电车市场占了16%的份额,紧追有五款车型的比亚迪!”——这评价,足见其爆发力。今年9月,哪吒在印尼工厂下线首台车,香港也开启大规模交付,海外步子越迈越扎实。
未来已来:泰国街头的变局才刚开始
泰国政府雄心勃勃:2030年,新能源车要占半壁江山!中国品牌的开放供应链策略,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曾被日系“堡垒”锁住的机会之门。那些曾经挤不进日系圈子的泰国中小供应商,如今能平等地站上起跑线;而像宝马奔驰这样的传统豪强,若不放低身段、加速转型,恐怕在泰国新能源市场的榜单上会越掉越远。
曼谷的天铁下,崭新的比亚迪电动巴士安静驶过;购物中心展厅里,哪吒汽车吸引着年轻家庭驻足。泰国汽车产业的格局,正被中国新能源的开放浪潮深刻重塑。这场变革无关谁压倒谁,而是关于破除壁垒,携手共创一个更高效、更公平、更多元的未来出行图景。中国车卖得好,泰国产业链升级加速,消费者有了更多好选择——这场共赢故事,才刚刚翻开精彩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