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半年报!七成业绩预亏,车企们如何才能增长?

当价格战成为常态,七成车企陷入亏损泥潭,少数企业实现利润飙升。 赛力斯预增66%-97%,吉利利润暴涨264%,他们究竟掌握了什么财富密码?

车市半年报!七成业绩预亏,车企们如何才能增长?-有驾

行业冰火两重天,亏损成常态,技术派逆袭

2025年上半年,国内13家上市车企中近七成陷入亏损。 北汽蓝谷预亏22亿至24.5亿元,广汽集团由盈转亏18.2亿至26亿元,江淮汽车亏损6.8亿元。 跨国品牌如宝马、奥迪、奔驰利润下滑超29%。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赛力斯净利润预增66%-97%(27亿至32亿元),福田与金龙客车小幅盈利,吉利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暴涨264%至56.7亿元。 行业分化背后,是“以价换量”策略的失效,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未能换来规模效应。

亏损车企的三大困局

价格战反噬:广汽主力燃油车型受价格战冲击,单车利润下滑;合资品牌为保住市场份额,朗逸、轩逸等经典车型降价促销,销量增长难抵利润萎缩。

转型阵痛期:江淮高端新能源项目产能爬坡缓慢,研发投入未转化为销量;广汽忽视增程技术路线,错过混动市场爆发窗口。

全球化滞后:北汽、广汽海外渠道建设不足,出口受阻;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本土化产品难以打开市场。

车市半年报!七成业绩预亏,车企们如何才能增长?-有驾

赚钱车企的盈利密码

技术溢价成核心引擎

赛力斯凭借问界M9等高毛利车型,将单车利润拉升30%;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全系标配,推动上半年销量突破214万辆,高端品牌腾势、仰望贡献近15万辆增量。

吉利汽车则通过“全域安全”技术重构产品价值,1562项安全专利支撑银河E5等30余款车型获全球五星安全评级,神盾金砖电池通过36项极限测试(23项超国标),技术溢价带动极氪品牌均价突破30万元。

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吉利银河系列上半年销量54万辆,同比增长232%,成为集团最大增长引擎。 规模化生产使新能源研发成本降低18%,供应链效率提升40%,银河E5单车型制造成本下降15%。

比亚迪通过自研芯片和电池技术压缩成本,神玑芯片量产50万辆后,单颗成本降低40%,智驾模块成本减少8000元/车;刀片电池产能扩大使电池包成本下降30%。

车市半年报!七成业绩预亏,车企们如何才能增长?-有驾

全球化布局打开增量

长城汽车海外收入占比达39.7%,俄罗斯图拉工厂本土化率65%,东盟CKD模式(散件组装)降低关税成本20%,坦克品牌在海外溢价超40%。

吉利依托全球技术协同,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研发成本下降18%,欧洲市场溢价达4万欧元;甲醇重卡技术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海外营收增长74%。

区域市场与政策,被忽视的盈利变量

北方市场因政策补贴与经济型车需求爆发,成为增长主力。 华北、东北地区A00级电动车销量增长58%,插混车型因低温适应性优势占比提升至35%。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中低端市场,10万元以下车型享受最高2万元补贴,拉动吉利银河A7上市首周订单破万,比亚迪海鸥系列销量增长45%。

技术投入如何转化为利润?

车市半年报!七成业绩预亏,车企们如何才能增长?-有驾

吉利十年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2024年达159亿元。 其成果变现,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20万辆,L2级功能订阅收入提升单车利润3000元;AI银河精灵座舱缩短用户决策链路,购车转化率提高27%。

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聚焦降本,天枢智驾系统在10万级车型搭载激光雷达,AEB避撞速度提升至135km/h,硬件成本反降20%。

合资品牌的求生实验

面对困局,合资车企选择“油电共进”策略。 大众、奥迪在燃油车上加载无图端到端智驾系统,帕萨特Pro智驾版溢价提升1.2万元;丰田与华为合作推出铂智AI座舱,车机交互效率提升50%,挽回部分年轻用户。

合资阵营分化加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靠“一口价”燃油车稳住销量,韩系、法系品牌因电动化滞后份额萎缩至不足3%。

车企的生存法则已从“低价抢市场”变为“技术换利润”。 当吉利用安全专利构筑壁垒,赛力斯以高端车打开毛利空间,比亚迪凭自研芯片压降成本,行业终于看清,能赚钱的车企,都在把技术锻造成收割市场的镰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