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这两年变得像是炼钢厂一样,热闹又让人喘不上气。最近这新规一出,又得让不少人重新洗牌。说实话,我一开始听到300公里续航才叫电动车的那套,心里还有点疑惑,后来细想,感觉国家这波操作挺有道理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年底我和一个做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小伙伴聊过,他们对这个续航门槛其实挺支持。原来厂里在做PHEV的时候,一轮研发下来,续航从70多公里提高到快150公里,成本几乎翻了一倍。设计师跟我说,这是因为续航是个杠杆效应,电池包小,成本压得住;要拉长续航,电池容量就要成倍放大,开发、测试各环节的压力也翻倍,供应链也得配合。对供应链来说,这就像吃饭和喂饱一个大家庭的区别,边际成本上去了,利润空间被挤成三角形。你说厂家愿意做吗?如果补贴还往小续航车型砸,那肯定愿意啊。
用生活比喻的话,这就像你跑步健身,之前能跑300米就发补贴,结果大家都在练快冲刺,没人耐力训练,结果就是一堆跑得快但跑不了远的短跑手。现在新规说,你得能跑1000米以上,补贴才给,这逼着厂商开始练长跑耐力,技术才可能扎实起来。
顺便吐槽一句,买PHEV的用户心理我真有点摸不着头脑。上一代产品里,我采访过一位小区车主,他说买PHEV主要是图省油,偶尔纯电短途用;结果续航太短,纯电模式转速还冷不丁跳出来,体验生硬得像是开带绳子的玩具车。我当时跟他聊,那你是不是得经常带着充电线?他说,一半是,一半用油,其实纯电纯省,油耗没跟预期差多少,心里微微失落。
说回来,PHEV和REEV不再享受补贴,确实很有杀伤力,尤其对二线品牌来说压力山大。他们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整合程度通常比头部车企差不少,续航拉高个几十公里,成本和测试压力瞬间翻倍,这不是哪个小品牌能轻松扛住的。
估算了一下,现在主流PHEV续航中心大概在70-90公里,明年这下要提升到100公里以上,我感觉其实还不够狠,150公里才更合理。之前有些企业胆敢打擦边球,消费者也被蒙得晕头转向,工业垃圾泛滥成灾。新规的真正目的,就是掐住那条命脉,逼着大家改进电池包设计、软件管理系统,整车重量和能耗比都要优化。
有朋友是品牌4S店销售,前几天无意间吐槽说:现在客户要的是纯电,如果说短续航PHEV不给补贴,客户肯定更偏向纯电了,卖两次电动车比卖一次PHEV心舒服。这种反馈挺有意思,说明用户选择偏好跟政策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估计,重新调整产品结构,供应链得经历个阵痛期,零部件供应商不一定马上跟上。有个配件经理跟我说了句话:这帮三线小厂的确不行,供应链链条一长,成本几何增长,基本靠补贴支撑,没补贴就凉凉了。
说到这儿,得补充一句,我前面说成本翻倍太绝对了,毕竟各家车企体量不同,供应链经验也不一样,具体增幅肯定是区间,有点估算性质。但总体趋势没错,就是贵了不少。反过来,这价格上涨,底层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目前还很模糊(样本少),要是新车价格涨幅超过售价的10%,我担心日常家庭买菜车的用户转身会犹豫。
再说个小跑题,聊到买菜车就想起社区修理店的老李头,前几天他跟我说:现在电动车修理没那么复杂了,自己动手换个电机或者控制器方便得很,但PHEV那玩意,两个系统复杂着呢,修一次手都麻了,价钱还吓人。这让我想到,补贴取消之后,保养和维修标准可能也得完善,毕竟多了纯电的技术门槛,老维修师傅可能得再培训。
从市场角度看,短续航PHEV这次真的要面对洗牌,一批中低端车型恐怕会被强制淘汰,接下来小厂家如果还敢靠混补贴续命,基本碰钉子,不知你怎么看?是该欣慰消费者买了更靠谱的车,还是担心车价一涨,纯电门槛没降下来,买菜车成本更高?
最近我还琢磨一个没细想过的猜测:这条新规,是不是也在变相推动电池厂商优化能量密度?你看,票子从短续航车型撤走,那电池厂商压力肯定更大——不做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就拿不到订单,或许这能倒逼整个产业链升级呢?虽然听起来有点理想主义,但这压力山大倒是有迹可循。
再说具体细节,我刚才翻相册,去年底某次新能源汽车展会,有个PHEV展车的充电接口开关非常简陋,质感差到让我怀疑窝棚小作坊做的。放眼今天市场,这种体验还买账吗?显然不行。所以提高技术门槛,实际上也是逼企业重视细节用户体验的开始。
最后说说我心里的小疑惑,既然政策对市场的控制这么直接且有力,车企会不会玩点花样,让PHEV续航理论上拉高,但实际使用并不怎么样?毕竟少了补贴,谁愿意多花钱又不保利润?技术水分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你觉得,这轮双刀斩能真正把PHEV产业链的工业垃圾清理干净吗?还是又会出现另外一批升级版的折中产品出来混淆视听?这些真实的挣扎才是新能源汽车这场革新戏码中最精彩的部分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