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竞争激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祁驿 报道:
2025年6月,中国车市迎来年中冲刺的关键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了55%的大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零跑汽车以48006辆的交付量,成功登上了新势力品牌的榜首。而比亚迪则以38.25万辆的销量稳居整个汽车品牌的销量冠军。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整个市场的份额也首次突破了65%,创下了历史新高。
比亚迪销量稳居榜首
比亚迪以382585辆的销量稳居全国品牌销量榜首,优势非常明显,同比还增长了11.9%。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总销量已经达到了214.6万辆,完成了全年300万辆目标的71.5%。在郑州经开区的比亚迪展厅里,销售总监跟记者透露:“汉L和秦L DM-i混动车型占了展厅销量的60%,消费者对DM-i技术的认可度比预期还要高,现在提车的等待时间都延长到三周了。”
吉利汽车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势头,今年上半年的销量目标很有希望超额完成。根据之前发布的《台州宣言》,吉利正在持续推进品牌整合:极氪、几何、翼真(LEVC)和雷达这四个品牌都并入了银河品牌;电池业务也整合成了吉曜通行。另外,极氪和领克合并成立了极氪科技集团。5月份,吉利正式向极氪提交了一份非约束性报价函,打算全资收购极氪并让它退市,目的就是实现“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目标。未来,极氪将肩负起冲击百万辆销量的重任,它的智能座舱团队也已经并入了中央研究院,由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负责。
长安长城转型提速
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在6月底正式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说明他们正在下大力气往科技型企业的方向转型。今年上半年,长安的销量表现非常不错,达到了135.5万辆,是过去8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新能源车卖了45万辆,同比上涨了48.8%。
而长城汽车也发布了公告,显示他们在6月份的产量是10.86万辆,销量是11.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了10.86%和12.86%。其中,新能源车的销量是3.64万辆。
车企上半年销量与增长情况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是57.12万辆和56.98万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4%和1.81%。其中,新能源车卖了16.04万辆。
上汽集团在1到6月期间,整车批发销售了205.3万辆,同比增长了12.4%。新能源车卖了64.6万辆,同比大增40.2%。他们内部也在不断整合资源,比如零束科技和研发总院合并了,有600多名工程师统一管理;华域汽车旗下的零部件公司也整合成了智能底盘架构公司,预计6月份就能完成。
一汽集团上半年整车销量突破了157.1万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卖了14.5万辆,同比增长了95.5%。特别是红旗品牌,1到6月卖了22.5万辆,同比增长11.8%,新能源车型的增长更是达到了19.2%。
零跑汽车在6月份交付了4.8万辆,继续稳坐新势力榜首。上半年累计交付22.17万辆,同比增长了155.7%。他们计划在7月推出B系列的第二款车型B01和全新C11,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小鹏汽车6月份交付了3.46万辆,同比增长了224%。上半年累计交付19.72万辆,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销量。其中G6车型6月交付了8700辆,凭借AI智能辅助驾驶和5C超充技术,持续受到消费者欢迎。
小米汽车首月交付破2.5万
小米汽车在6月份的交付量超过了2.5万辆,首月就成功进入了主流市场。SU7系列和YU7车型凭借智能配置和高性价比,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亮眼
岚图汽车这个月卖了10053辆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3%。今年1到6月,总共卖了56128辆,同比增长也达到了85%,表现相当不错。
鸿蒙智行(也就是问界系列)6月份交付了4.47万辆车,单天最高交付量达到3651辆,创下了新纪录。他们的旗舰车型M9已经累计交付超过20万辆,M8和M9的增程版也表现稳定,市场反响很好。
理想汽车6月份交付了3.63万辆,虽然比去年同比下降了24%,但第二季度总交付量达到了11.1万辆,超出了预期。下半年他们计划推出高压纯电SUV i8和i6,来完善产品线,补齐短板。
阿维塔6月份卖了1.02万辆,同比上涨了117%,增长非常快。
智己汽车6月份交付了6027辆新车,虽然数字不算特别高,但也说明他们在稳步前进。
极狐全系车型6月份交付量突破了10352辆。其中,阿尔法S5卖了3298辆,在上半年12-15万级最受欢迎的纯电轿车中排进了前六;T5卖了4183辆,位列12-15万级最受欢迎的纯电SUV前十;考拉也卖了2199辆。在竞争这么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里,极狐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期中答卷”。
蔚来6月份交付了2.49万辆,同比增长17.5%。第二季度累计交付7.2万辆。另外,乐道品牌作为蔚来新的增长点,预计能帮助全年销量翻倍。
大众加码中国市场布局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正在不断加码。比如,一汽-大众6月份总共卖了160,110辆(包括进口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1%。上汽大众的ID.ERA概念车和一汽-大众的ID.AURA概念车都配备了高级智能驾驶技术,而帕萨特PHEV也会用上汽的DMH混动系统。虽然ID系列目前销量占比不高,但靠着长续航和大空间的设计,他们想在增程式SUV市场里分一杯羹。
一汽丰田则率先公布了6月以及上半年的销售数据。6月份卖了72,209辆新车,同比增长14%;1到6月累计销量达到了377,821辆,同比增长16%。这也是继连续两年保持正增长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刷新了单月和半年的销售纪录。
日产的N7车型是“天演”架构下的首款作品,凭借高性价比,有望成为轩逸的接班人,不过仅靠一个爆款产品还很难扭转整体下滑的趋势。
至于本田,他们在新能源转型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新推出的S7/P7在智能化方面表现一般,起售价19.99万元也缺乏竞争力,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
别克销量增长显著
通用汽车最近表现不错,上汽通用别克也公布了最新的销量“成绩单”。根据官方数据,别克品牌在6月份卖了37765辆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5%。其中,别克昂科威家族这个月卖了超过1.4万辆,而别克君越不管是跟去年比还是跟上个月比,都实现了增长。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智能化和电动化深度融合成了关键。新势力品牌靠高阶智能驾驶、全域800V平台这些技术抢占高端市场,传统车企则通过品牌整合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合资车企也开始进入“研发2.0”时代,跨国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本土研发投入。比如奔驰成立了数字化部门,宝马和华为合作开发智能应用,丰田也通过RCE体制把决策权下放给本地团队。
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升级,倒逼产品不断迭代。数据显示,在30万以上的新能源轿车里,享界S9以4154辆的交付量成为6月销冠;而在家庭用车市场,问界M8、M9和理想L9则是主导力量。
到了2025年下半年,行业整合和竞争会更加激烈。像吉利极氪私有化、上汽重组智能底盘架构、广汽推进“大研发体系”等等,都说明传统车企正在向“大而强”的方向发展。而新势力品牌则需要在扩大规模和实现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合资品牌能不能通过本土化转型扭转颓势,目前还不好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指出:“行业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那些有技术壁垒、规模效应和用户运营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新一轮洗牌中脱颖而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