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哥清醒?ES8重生!蔚来背水一战
发布会现场。呼声震天。
“斌神!”
这不是彩排。是真实反应。
8月21日。第三代蔚来ES8预售价公布。
行政豪华版 41.68万 起。
BaaS方案后 30.88万 起。
直接击穿市场预期。
李斌站在台上。表情复杂。
他知道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
“定价过程很纠结。”他后来承认。
01 坦诚错误——第二代ES8的教训
李斌很少如此公开反思。
“第二代ES8确实犯了一些错误。”
研发初期未能明确成本定义。
导致后续研发遇到挑战。
问题出在哪里?
成本结构。产品定义。
ES8和ES6定价过于接近。
在40万高端市场主力区间缺乏产品。
但李斌说无法穿越回去。
只能向前看。
02 廉价易得,领先难求
中国供应链发达成熟。
想做便宜的车?
很容易。
还能做出来。
但要做真正领先的智能电动车?
安全性能高。技术含量高。
确实有挑战。
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斌强调这不是简单降价。
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创新技术。研发投入。
管理提效。供应链策略。
并非低于成本销售。
不是牺牲毛利率。
基于合理毛利率推进。
03 第三代ES8的使命——回归与修正
全新ES8从立项开始。
使命就是修正错误。
回到应有的位置。
四十多万的大三排SUV。
这是第一代ES8本该在的位置。
新车尺寸全面增加。
长5280mm。宽2010mm。轴距3130mm。
中国目前最大纯电SUV。
第三排空间媲美主流MPV。
采用“标配即顶配”策略。
双腔空气悬架。3激光雷达。
后排娱乐屏。
全部标配。
102kWh电池包。
CLTC续航635公里。
全域900V高压架构。
支持420kW充电功率。
04 背水一战——四季度必须盈利
李斌面临巨大压力。
“这个世界上可能少于1%的人相信我们四季度能盈利。”
现在也许有5%。
盈利公式简单明了。
=销售额×毛利率-费用。
四季度目标:
交付15万辆。
毛利率16%-17%。
月均交付5万辆。
产能规划:
12月ES8产能1.5万辆。
L90产能1.5万辆。
萤火虫6000辆。
总产能5.6万辆。
降本措施:
研发费用从每季度30亿控至20-25亿。
砍掉非核心项目。手机业务暂停。
推行CBU机制。每个项目计算ROI。
05 改变与坚持——李斌的哲学思考
李斌最近看哲学书籍较多。
思考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改变?
坚持的:
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纯电路线。
多品牌产品规划。
蔚来高端。乐道家庭。萤火虫小车。
改变的:
产品定义更灵活。
听取用户意见。学习同行。
增加单电机版本。搞冰箱彩电大沙发。
李斌说做企业最难的就是知道该坚持什么、改变什么。
对CEO和创业者来说。
这是一生需要去修炼的事情。
06 用户担忧与市场反应
30%-40%用户因担心公司未来发展而选择观望。
李斌认为只要实现盈利。
疑虑自然消散。
市场反应积极。
全新ES8订单已超过乐道L90同期。
有用户从理想i8、问界M7转单ES8。
但挑战仍在。
明年一季度行业需求可能只有四季度一半。
购置税政策调整导致需求提前释放。
07 长远眼光——斌哥的坚持
李斌强调汽车行业是马拉松。
没有终点的竞争。
蔚来创业十年。
在汽车行业还是新兵。
没有资格懈怠。
中国汽车公司基本都是创一代在做。
比亚迪、吉利、长城都很拼。
形式不同。本质一样。
蔚来拼研发。拼基建。
过去600亿研发投入。
现在进入收获期。
结语:斌哥的背水一战
李斌说这次不一样。
2019年靠运气和外部帮助走出困境。
这次要靠真本事。
“你总要爬起来,证明你自己还能打吧。”
简单一句话。
背水一战的决心。
全新ES8不只是新车。
是蔚来价值体系的重建。
从“先信后买”到“先试后信”。
信仰留不住人。
但定价能。
纯电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增程的时代正在过去。
李斌和蔚来。
再次站在风口。
这次能否起飞?
四季度见分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