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车圈新闻,真是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你说前几年买秦PLUS DM-i的人还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结果现在一看价格——第二代秦PLUS直接干到6.98万起!这哪是降价啊,简直是掀桌子,天都塌了。老车主气得蹦起来也不是没道理,但这波操作对咱们想买车的朋友来说,可太香了。以前总觉得混动车贵,现在倒好,一个燃油版的价格就能上混动,还是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打底,你说上头不上头?
别急着划走,这回不是营销号吹牛,是实打实的价格摆在那儿。我在4S店转了一圈,也试驾了新款,说实话,这车现在真有点“国民神车”的意思了。不只是便宜,关键是它把该有的都给你配齐了,不像有些品牌减配卖低价。那它到底值不值得冲?咱今天就掰开揉碎聊聊。
先说外观,第二代秦PLUS看着比老款顺眼多了。前脸换上了比亚迪最新的“龙颜”设计语言,大灯更犀利,格栅也更有层次感。以前有人说它像“老咕噜棒子”,现在这一改,年轻气息一下就支棱起来了。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做到了0.23Cd,在同级里顶呱呱。晚上开车最爽的是那套LED大灯,不愧是“灯厂”出品,辨识度拉满,走在街上回头率蹭蹭涨,走路都快摇头晃脑了。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这价位真没亏待你。中控那块12.8英寸大屏还是能旋转,反应速度挺快,内置DiLink系统,用惯安卓手机的人基本零学习成本。内饰材质虽然不能奢望全是软包,但该有缝线的地方都有,细节处理比同价位某些合资车强不少。座椅支撑性不错,跑高速久了腰也不酸。空间更是它的强项,轴距2718mm,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后备箱也能塞下一家三口的行李,妥妥的“床车”潜力股。
重点来了——动力和油耗。秦PLUS用的是比亚迪那套成熟的DM-i超级混动系统,1.5L发动机+电机组合,纯电续航有55km和120km两个版本。日常通勤用电,一公里电费不到一毛钱;跑长途用油,百公里油耗也就3.8L左右,比很多小排量轿车还省。什么叫燃油经济性天花板?这就叫。我特意试了下加速,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红绿灯起步从来没输过,超车也是轻轻松松,完全不像一台十来万的车该有的劲儿。
智能化方面,别指望它能L3自动驾驶,但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这点必须点赞。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功能在高速上特别实用,跑长途再也不用手脚不离方向盘了。自动泊车也挺好使,我这种停车苦手终于不用在车位前折腾十分钟了。不过车机语音识别偶尔会犯迷糊,比如把“打开空调”听成“打开音乐”,小瑕疵吧,不影响大局。
安全性这块,比亚迪一向不含糊。高强度钢车身、6安全气囊、ESP、胎压监测这些基础配置都到位了。C-NCAP碰撞测试拿过五星,心里踏实。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不会哐当响,细碎震动过滤得也干净。跑高速稳得一批,方向盘指向精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得很自然,不会让你觉得车子“不听话”。
说了这么多优点,也得讲点实在话。隔音嘛,中高速时风噪和胎噪还是能传进来一些,尤其是粗糙路面,要是对静谧性要求极高,可能会劝退。另外,低配车型没有天窗、无钥匙进入这些舒适性配置,想要更体面,得往上选。但话说回来,6.98万你能要啥自行车?
横向比一比,看看对手们啥样。首先是广汽传祺影豹,外形帅炸,百公里加速只要6秒多,操控感更强,妥妥的“驾驶玩具”。但它纯油,油耗去到7L以上,养车成本高,算是个“油老虎”。再看吉利帝豪L Hi·P,也是插混,续航长,配置高,但终端优惠少,落地价比秦PLUS贵个两三万,性价比立马掉档。最后是长安UNI-V,颜值出片利器,无框车门很拉风,可惜混动版还没铺开,燃油版油耗也不低。这么一圈看下来,秦PLUS在价格、油耗、配置之间找到了绝佳平衡点。
所以问题来了——6.98万起的混动家轿,你还挑啥? 它可能不是每一项都做到极致,但每一块短板都不短,长板还特别长。你说它是“车界网红”吧,人家有技术有销量;你说它“装逼利器”吧,人家低调务实;但你要说它只是“买菜车”?嘿,它可是能带你轻松上高速、油耗比自行车还省的超级买菜车。
这样的第二代秦PLUS,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
要是你手里有十万以内预算,你喜欢那个车呢?
面对这波“跌冒烟了”的定价,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