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影的保养便宜,不是因为它简陋,而是本田真把省心刻进了骨子里。2023款燃油版5000公里一保,一次400块,6万公里总花费不到7000,比同级德系车少花一半以上。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车都开了快两年了,累计跑了6万多公里。其实一开始也没太在意这些事,只想着能不能省点油钱,车子能用得顺溜就行。直到遇到个朋友,他是个修理工,随口说:哎,这个皓影维修真不贵。我当时还心想:修理不修理差别大么?结果他一句话,把我给点醒了。
他说:你看,其他牌子得维修费贵的,零件也不便宜,但本田那车,第一,零件货源充裕,冲着它的简洁和用料,维修流程其实比很多德系车还方便。这话我还真没深想过。后来我又查了点资料,发现皓影的保养周期,5千公里一调整,里面的机油和滤芯就特别容易买到,价格也不虚,基本就是400块左右,耗材便宜,代码一搞定,不像德系车,什么变速箱油、差速器油,动不动要上万。
你可能会觉得,省钱是不是意味着车就要简陋?其实不一定。皓影的内饰没啥花哨,材料也说得过去,坐着舒服。而且,事后发现,很多跟它对比的同级车型,价位还差不多,维修起来贵得离谱。有次我翻了下相册,车上的门把手的缝隙,几乎用默认的塑料,但这个塑料是真结实,用了两年都没偏色。
我试着分析来,这其实跟本田的研发流程有关系。它们在研发阶段就把省心放在第一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很少出现那种你坏我修的尴尬局面。你知道,传统德系车就喜欢复杂机械堆叠,想带点技术感,但复杂意味着维修难度大,零件换装费高。
我记得去年,有个朋友的奥迪A4,用了三年后,保养费快接近1万了。对比我家皓影,A4的它的变速箱油、刹车油,降价前就是个小工程,很多零件还得到4S店。皓影?大都在普通4S店解决,而且零件跟通用、日系厂商合作,不缺货也是个因素。
当然啦,不能全凭感性认知。当初我觉得德系车的底盘调教相对更强,但实际上,皓影的底盘也不算差,都能应付城市和一些小长途。它的悬挂调教偏偏更偏向舒适,车辆的滤震效果不错,路感也敢说不错,不会中途让我觉得oh,这车没调好。
你的疑问来了:IQ燃油车的零部件是不是都走线简单一点? 或者为什么维修费用会低这么多?我倾向于一种猜测:它的供应链设计比我想象中要聪明——供应链是个大工程,但可以理解为把零件的复杂程度降到最低,减少制造和维修难度。或者说,本田在造车时刻意把那些潜在爆炸点削弱,零件看似普通,但更耐用。
我一直相信,车子像个勤快的老妈子,省心就意味着你不用瞎操心。你可以在车展上盯着那些奇怪的零件,但其实日常用车,最重要的是你打次打次的维修费。6万公里不到7000块,粗算下百公里油耗5L左右,保值率还可以。我没细想过,但这是不是说明,皓影用的零件质量还算靠谱?毕竟,不能所有便宜的东西都差。
还有个细节,有次我带朋友开车,他一边看后视镜一边说:你这车刹车怎么这么灵敏,像点了个按钮似的。我打趣:也就是说,刹车的成熟度没得说吧?简单就意味着易维护、少故障。是不是因为它们把研发的重点放在了一线能用的实用性上,而不是炫酷的花哨。
这个车也有槽。有次去长途,遇到个修理工,他说:你开皓影不用担心,油耗贵不贵都别折腾了,养车成本低。这个一线的修理师傅其实最清楚车的真面目。
我一直挺喜欢本田这种扎实但不炫耀的风格。比起我认识的朋友们开的那几辆高端德系,维修成本都能报个天价,我这车就真是省心如初。哪怕偶尔想换个更好的座椅或天窗,也得考虑到它的设计只留了个留白位置,省得我折腾半天。
要不要说,或许省心也可以作为一种靠血统传承的设计哲学?毕竟,厂家的苦腻要比咱们多得多。究竟有没有你觉得不能妥协的红线?反正我始终觉得,没有哪个品牌能做到让人不用折腾、钱也少花。
真心有点好奇:你觉得,未来的车子还能承诺维护成本低?或者,像皓影这样走简洁路线的车,能不能变成趋势?这又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但我看着这些车,心里总挺踏实。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