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要捯饬新车了,这回是雷总亲自擂鼓助阵,硬是把YU7吹成了“划时代SUV”,要在列强环伺的SUV市场里杀出个黎明。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似李”?
毕竟,SU7首发那会儿,也是这般调调。
这厢是轿车硝烟未散,那厢SUV战鼓又起,小米这回,到底能不能在红海里扎下根?
先瞅瞅这SUV市场,用“内卷”来形容,都显得寡淡了。
BBA这些老炮儿自不必说,国创新锐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恨不得按秒出新款。
金主爸爸们选择多了,自然也就眼花缭乱,想靠一款车就“无可替代”,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雷总给YU7贴金,说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主打“奢华高性能SUV”。
这套说辞,咱得庖丁解牛一下。
奢华,现在哪个车厂不往高定上靠?
高性能,电动车零百加速快成鄙视链底端了。
真刀真枪的硬实力,估计还得押宝在“智联科技”这四个字上。
毕竟,小米的看家本领是软件和生态,要是YU7能在智能驾驶、人机交互上玩出点新花样,或许还能掰掰手腕。
但话说回来,智联科技也不是小米的独门绝技。
友商们也在奋起直追,自动驾驶算法、智能座舱体验,都在光速迭代。
再说了,汽车毕竟不是快消品,安靠性才是王道。
要是智联科技成了花架子,品控和服务掉链子,那再炫技的功能也留不住真金白银。
工信部的数据也稍稍剧透了点: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博世的ABS。
这都是老牌供应商,说明YU7在硬件层面还是求稳的。
但电机功率的两个版本,220kW和288kW,意味着不同的身价,也意味着不同的受众。
定价策略,将直接影响YU7的命运走向。
有人会嘀咕,小米有铁粉,有流量,不怕门庭冷落。
这话不假,但为信仰充值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消费者还是精打细算的。
要是YU7定价虚高,或者实测体验不如人意,那口碑翻车也是旦夕之间。
别忘了,SU7上市后,虽然销量喜人,但也冒出了一些杂音,比如续航打折、品控瑕疵等等。
这些前车之鉴,YU7可得放在心上。
换个思路捋捋,小米造车,难道仅仅是为了卖车?
恐怕没那么简单。
汽车,是未来智慧家居、智联出行生态的关键入口。
小米可以通过汽车,串联手机、电视、智能音箱等终端,构筑一个全域生态闭环。
这才是小米的鸿鹄之志。
只不过,理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
生态闭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砸锅卖铁的投入,还需要和各路诸侯合纵连横。
而且,用户姥爷们愿不愿意接受这种“梭哈小米”的生活方式,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YU7能不能突出重围,关键不在于雷总说了多少,而在于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是耳目一新的创新,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噱头?
是物超所值的体验,还是割韭菜的镰刀?
市场会给出回响,时间会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