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那就是捷达品牌推出了一款名为VS8的新车,并且给出了一个让人相当意外的预售价格:9.9万元起。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一台挂着大众技术背景的中型SUV,价格竟然下探到了10万元以内,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这究竟是实实在在的优惠,还是在某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做了妥协?
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普通家庭考虑,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里里外外地看个明白。
首先,要理解捷达VS8的定价,就必须先弄清楚捷达这个品牌现在的身份。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捷达”是一辆非常皮实耐用的轿车,是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一个传奇符号。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大众集团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特别是来自我们国产品牌的强大压力,就把“捷达”独立出来,成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
它的任务很明确,就是用更亲民的价格,去争夺10万到15万这个竞争最白热化的市场区间。
可以说,捷达品牌就是大众派出来和哈弗、吉利、长安这些国产品牌直接“贴身肉搏”的选手。
所以,捷达VS8能给出9.9万元的起售价,背后是大众集团深思熟虑的市场策略,也是中国品牌崛起给消费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看明白了背景,我们再来仔细瞧瞧这台车本身。
这次捷达VS8在外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官方给它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霸王战甲”设计。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车头部分,它用了一种叫做“无边界”的设计,就是中网的格栅和两侧的大灯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做了熏黑处理,看上去整体感非常强,显得既运动又有点凶悍,完全摆脱了过去大众车那种四平八稳的印象。
这种设计风格其实在很多新出的国产车上已经很常见了,说明捷达这次是真正听取了市场的声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外观。
再加上贯穿式的日间行车灯和尺寸不小的18英寸轮圈,整台车从侧面看过去,姿态也显得很饱满,一点都不像是一台10万级别的车,气势上做得很足。
不过,关于它的定位,也就是“中型SUV”这个说法,咱们需要理性地看待。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捷达VS8的车身长度是4629毫米,轴距是2731毫米。
这个尺寸和它之前的兄弟车型VS7相比,只是象征性地增加了一点点。
而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像丰田汉兰达、大众途观L这些公认的中型SUV,车长普遍都要接近甚至超过4米8。
所以,严格来说,捷达VS8的尺寸更接近于一款“大一号”的紧凑型SUV。
厂家这么宣传,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市场定位技巧。
它抓住了很多消费者“买大不买小”的心理,让你感觉花紧凑型SUV的钱,买到了一台中型SUV的“面子”和空间感,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也是产品竞争力的一部分。
走进车内,变化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以往大众系的车型,内饰设计总是被大家说太保守,虽然好用,但缺乏新意。
这次捷达VS8的内饰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现代化改造。
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中控台上那块大尺寸的悬浮式屏幕,它集成了绝大部分的车辆控制功能,所以原来那些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键都不见了,整个中控台显得非常简洁干净。
另一个很能提升科技感和档次感的设计是采用了“怀挡”,也就是把换挡机构从传统的中央扶手区域移到了方向盘的后方。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把中央通道的空间完全释放了出来,多出了一个很实用的储物空间,可以方便地放手机、水杯或者其他杂物。
这些设计上的进步,很明显是学习和借鉴了当前市场上,特别是中国新势力品牌引领的潮流,说明捷达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确实是花了心思在做改变。
当然,对于一辆车来说,外观内饰只是“面子”,真正决定它好不好开、可不可靠的,还是它的“里子”,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
这恰恰是捷达VS8最有说服力的地方。
它搭载的是一台代号为DLE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大家其实非常熟悉,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大众EA211系列,在速腾、高尔夫甚至奥迪A3等众多车型上都广泛使用。
它的优点是技术成熟、动力充沛、油耗表现也不错,经过了长时间和大规模的市场检验,可靠性是很有保障的。
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它没有使用大众很常见的双离合变速箱,而是选择了技术更传统、平顺性口碑更好的AT变速箱,这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能让他们更安心的选择,减少了对低速顿挫和长期可靠性的担忧。
最后,也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一点,就是它的底盘悬架。
捷达VS8全系都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
这是一个非常厚道的配置。
因为在这个价位,很多合资品牌甚至部分国产品牌的车型,为了控制成本,后悬架会使用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而四轮独立悬架,尤其是在后轮采用多连杆结构,能够更好地过滤掉路面的颠簸,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在过弯时也能为车辆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能给到这样的底盘配置,充分说明了它源自大众MQB平台的优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这对于日常驾驶的品质感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提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