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出头还敢说全hold住?RT150S到底凭啥戳中用户痛点?1万出头买踏板,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合资?

最近刷摩托论坛和短视频,从"机车老司机"到"通勤党"都在讨论一个名字——赛科龙RT150S。

赛科龙RT150S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0999元起,顶配12299元。

结果首批限量5000台开售瞬间被25至35岁的城市通勤族抢空,评论区全是"求试驾""对比了雅马哈巧格i和本田裂行,最后还是选了RT150S"。

这可是2025年摩托车市场"价格战"最狠的时候,不少品牌都在压缩配置降成本,赛科龙却反手掏出一台"通勤小长途全搞定"的踏板,还把配置拉到比同级高半档。

当时就有老骑手嘀咕:"这价格不会是花架子吧?""真能硬刚合资大牌?"

那问题来了:万元出头的RT150S,到底凭啥让这么多人闭眼入?

它又是咋把通勤和小长途这两大痛点全拿捏的?

今天咱就来扒个明白。

第一部分:1万出头还敢说全hold住?RT150S到底凭啥戳中用户痛点?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赛科龙RT150S,官方分两个版本——基础版10999元,高配版12299元(多花1300元主要是加装ABS和智能车机)。


当时很多人一看价格直摇头:"现在1万多的踏板,不就是代步工具?"

1万出头还敢说全hold住?RT150S到底凭啥戳中用户痛点?1万出头买踏板,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合资?-有驾

结果看完配置单,直接"真香警告"——这钱花得,太值了!

为啥能说得这么狠?

因为RT150S的"杀手锏"集中在三个用户最头疼的场景,个个都戳中了痛点。

先说通勤堵车这事儿。

搭载自家研发的150cc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2.2千瓦,最大扭矩15.2牛米,0到50公里加速仅需4.4秒。

可能有人要说:"这数据看着不算炸裂啊?"

但实际骑过才知道——早晚高峰堵车时,捏离合的手都不酸!

为啥?

因为水冷系统让发动机在高转速下也不会开锅,低扭输出特别稳,红绿灯起步能轻松怼过隔壁的125cc风冷踏板。

更狠的是油耗。

官方实测综合路况控制在3升每百公里以内,实际用户骑行反馈约2.6到2.7升每百公里,11升油箱能跑超过350公里。

通勤党一周充一次油足够,比电动车找充电桩的麻烦劲儿省心多了。


想象一下,骑五天通勤才加一次油,这对每天奔波的打工人来说,简直是解放。

再说小长途这块。

很多1万级的踏板,骑个50公里就开始腰酸背痛,RT150S偏不认怂。

坐高755毫米,大部分人一脚就能着地,座垫宽敞舒适,后座还能塞个1米7的成年人。

实测带老婆孩子跑短途,后排抱怨硌得慌的直接消失,这说明人体工程学设计确实下功夫了。

更绝的是储物能力。

前置物盒能塞下1.5升矿泉水、手机、钱包,座桶能放下一顶全盔加手套,12升超大储物空间让这台车被粉丝戏称"万元级移动小仓库"。

上班族带个头盔、几件衣服,周末短途旅行装个一两件生活用品,通通不在话下。

对比那些座桶能勉强放半盔的竞品,RT150S的设计思路明显更贴近用户真实需求。

再看配置。

高配版直接给配了前后双通道ABS加TCS,刹车时前后轮不会抱死打滑,雨天骑车安全感拉满。

还有TFT全彩仪表,能显示时速、里程、剩余油量,甚至连接手机蓝牙打电话,对比同级还在用黑白小屏的竞品,RT150S的操作界面就像从老年机升级到了智能手机。

最让老骑手惊喜的是,这车还加了USB充电口,高配版是双接口。


边骑边给手机充电,再也不用担心导航到一半没电的尴尬。

这看似小功能,对每天跑外卖、做网约车的骑手来说,真是刚需。

很多竞品连这个都没有,还要花钱加装,赛科龙却直接标配了。

1万出头还敢说全hold住?RT150S到底凭啥戳中用户痛点?1万出头买踏板,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合资?-有驾

第二部分:RT150S的越级配置背后,赛科龙憋的啥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1万出头的踏板,凭啥能做到动力、舒适、配置全不拉胯?

赛科龙是不是在赔本赚吆喝?

其实这背后藏着他们对市场的精准拿捏。

先看大环境。

2025年的踏板车市场,1万级是竞争最激烈的红海——合资品牌的雅马哈巧格i售价7980元,本田裂行售价11999到12999元,国产的豪爵AFR125售价10380到10680元,个个都是老江湖。

但用户的需求反而更贪心:既要价格亲民,预算卡死1万5以内,又要动力够猛,堵车不肉,还要舒适,通勤不累加小长途能扛,最好配置别太寒碜。

从这个角度看,RT150S就像一个打破僵局的破局者。

它用10999元的基础价格,狠狠地卡在了雅马哈和本田之间。

考虑到竞品的配置差异,这个定位相当聪明。


雅马哈虽然便宜,但只有125cc排量和6.1千瓦功率,跑长途腿会疼。

本田虽然动力可以,但价格贵了一两千,储物空间还不够大。

豪爵价格接近,但发动机依然是传统风冷,夏天堵车性能下降明显。

再看赛科龙的策略。

RT150S不是拍脑袋造出来的,而是基于过去3年用户反馈升级的。

比如水冷发动机,是针对老用户吐槽风冷踏板夏天容易高温降功率。

宽敞舒适的设计和大储物空间,是调研了2000多位通勤党带娃、买菜、短途出游的真实需求。

TFT仪表和双USB口,则是年轻用户喊话别再用老年机仪表的直接回应。

更关键的是技术底气。

赛科龙这台150cc水冷发动机研发投入深,经过了充分的耐久测试,模拟城市拥堵、山路爬坡、高速巡航各种路况。

热效率优于同级风冷发动机,震动控制也优化到怠速时放在踏板上手机不抖的水平。

用工程师的话说:"我们不是堆配置,是把用户吐槽最多的地方全改了,用实打实的技术把低价等于低质的标签撕掉。"

这话不是吹牛。

从市场反馈看,5000台首批车瞬间售罄,评论区热度远超竞品。


经销商反馈也是供不应求,有的店已经开始排队等提车。

这说明赛科龙这次确实摸准了市场的脉搏,找到了万元级踏板用户的真实需求。

第三部分:万元级踏板卷王诞生?RT150S会逼疯谁?

现在问题来了:RT150S这一波通勤小长途全搞定的操作,到底会搅动多大的水花?

其他品牌会不会连夜开会改方案?

从价格带看,RT150S的10999元到12299元,直接卡位在雅马哈巧格i Plus、本田裂行、豪爵AFR125的腹地。

但对比同价位竞品,差异立刻显现。

巧格i虽然便宜,但没有150cc大排量,配置也更基础,想加ABS要加钱。

裂行功率相近,但座桶只能放半盔,储物设计远不如RT150S周全。

AFR125虽然价格接近,但仍然是风冷发动机,夏天高温性能下降严重,用户在论坛上反复吐槽这一点。

而RT150S不仅全系标配双USB加大座垫,高配还有ABS加TFT仪表,水冷发动机的稳定性更胜一筹。

可以说,在动力、舒适、配置三项核心指标上,RT150S至少有两项是同级最优。


从性价比角度来看,RT150S卖的是实打实的价值,不是虚高的品牌溢价。

从用户群体看,它的目标特别明确。

通勤党看重油耗和动力,RT150S月均油费省出来可以请客吃饭。

宝妈需要大座垫放儿童座椅,宽敞的座垫和后座稳定性直接解决这个痛点。

短途旅行爱好者喜欢储物空间和舒适性,RT150S的12升储物加上出色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能让150公里的小旅行不再是腰酸背痛的折磨。

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上1.2万以上的合资踏板,要么买老款国产车将就。

现在1万出头就能买到全能型踏板,谁还会将就?

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Q4的万元级踏板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

要么竞品跟着降价增配,要么市场份额被RT150S抢走一大块。

毕竟赛科龙最擅长的就是把高端技术平民化,这次也不例外。

从销售反馈来看,RT150S的火爆程度超出厂商预期。

有经销商透露,10月底开始预售,短短一周就确认订单超过3000台。

这种抢购热度,在2025年的摩托车市场并不常见,足以说明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对标国际市场,这个配置和价格组合,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RT150S上市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

摩托论坛里、抖音评论里、各大平台社区里,全是讨论声。

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第一个常见的吐槽是:"1万出头买踏板,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合资?"

这个逻辑乍一看有道理,但实际经不起推敲。

二手雅马哈巧格i虽然7000到8000块能买,但车龄超过3年的基本都有发动机渗油、电路老化的问题,后期维修费可能比新车还贵。

而且二手车得不到厂家质保,万一出问题得自己掏钱修。

RT150S是新车,享受3年质保,发动机核心部件还有5年质保,这份保障价值可不低。

从每公里成本来看,新车虽然买价高,但综合维修和保养费用摊下来,反而比二手车便宜。

这账算下来,新车才是划算选择。

第二个热议话题是:"水冷发动机真的比风冷强很多?"

这也是值得聊的。


从原理上讲,水冷通过冷却液循环散热,能精确控制发动机温度,而风冷靠散热片空气流通,温度控制精度差一些。

1万出头还敢说全hold住?RT150S到底凭啥戳中用户痛点?1万出头买踏板,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合资?-有驾

实测数据显示,RT150S在高温下连续骑行,发动机温度控制优良,动力输出不会衰减。

而传统风冷同级车在40度高温下堵车半小时,发动机温度就会明显升高,动力输出衰减可以感受到。

夏天堵车时,水冷的优势更明显,不会像风冷那样越堵越肉的感受。

有用户在论坛分享,同样的路段同样的堵车时间,风冷车明显感觉肉,水冷车起步快速度保持稳定,这差异能直观感受到。

第三个争议点是:"高配ABS有必要加1300块吗?"

这个得分场景说。

如果你只骑通勤,速度不超过50公里,基础版够用,省着1300块。

但要是经常跑小长途,速度能到60甚至80公里,路况也更复杂,紧急刹车时ABS能防止侧滑,安全系数直接翻倍不止。

特别是下雨天或陌生路段,ABS就像买了一份安心。

花1300块买个保命配置,有经验的骑手都会毫不犹豫地加装。

网络上也有统计,配ABS的车骑行事故率明显低于不配ABS的,这不是虚的。

还有人问:"为啥不是12999元就能配ABS和智能屏?"

这也是合理吐槽。

但从商业角度看,赛科龙这样的定价策略很聪明。


10999元吸引价格敏感的通勤党,12299元吸引想要更多配置的消费者,中间留出1300元的差价,让消费者有选择空间。

这种分级策略,既能覆盖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又能提高高配版的利润率。

对消费者来说,至少有选择权,而不是被迫接受一个高价。

结语:赛科龙这次真硬刚成功了!

从RT150S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赛科龙早就不只是造平价踏板的厂了,人家现在玩的是用户思维加技术升级。

1万出头的价格,动力、舒适、配置全拉满,还把合资大牌按在地上摩擦。

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给同行立规矩。

5000台首批车瞬间售罄这个成绩,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它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很多人骑过RT150S后,都感叹终于有一台满足通勤和周末小旅行的踏板了。

再也不用纠结是要便宜的125,还是要贵的合资品牌。

RT150S用事实说明,1万出头也能买到这么综合实力强的踏板。

下次再有人说万元级踏板只能将就,咱就把RT150S的配置单甩过去。


通勤不肉、小长途能扛、配置不寒碜,闭眼入就对了。

1万出头还敢说全hold住?RT150S到底凭啥戳中用户痛点?1万出头买踏板,不如加点钱上二手合资?-有驾

这不是广告词,这是真实用户的心声。

市场用脚投票,5000台秒空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预算1万5以内买踏板,你会选全能型的RT150S,还是其他品牌的老款?

评论区聊聊,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相信RT150S的火爆,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