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给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及时行乐还是长期主义?

京东给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及时行乐还是长期主义?-有驾
京东给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及时行乐还是长期主义?-有驾

4.99万开走“国民好车”,买还是租?

文 | 初一

当4.99万元就能拿下一台续航500公里的A级纯电动轿车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底线被彻底打破。

11月9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共同发布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以堪称“价格炸弹”的定价引发行业震动。

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人而言,这是触手可及的出行自由,还是需要权衡长期成本的消费选择?对于车企而言,将新能源的出行和消费如何烙印在年轻人的DNA里,也需要更加深入探索。

4.99万元的诱惑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块主流动力电池的成本往往就超过5万元,而埃安UT super却以4.99 万元的电池租用购车价,让消费者实现“花电池钱买整车”的可能。

这款定位A级纯电动轿车的车型,搭载了宁德时代的巧克力电池,凭借500公里的续航实现“一周一充”,并支持99秒的极速换电,大幅缩短了补能时间,解决了用户对续航和充电效率的双重要求。

在租电方案中,消费者以4.99万元购车,再搭配月支付电池租金499元(促销期低至399元),相比8.99万元的整车价格,初期可以节省4万元成本,极大降低了购车门槛。

配合京东线上独家销售渠道,京东还和合作伙伴推出了多项权益。前15000名下单的用户可以获得2000元(租电版)或者4000元(整车版)补贴,使得租电版实际到手价最低可达4.54万元,进一步强化了价格吸引力。

此外,推出的“180天价保”承诺,对12月31日前购车的用户,若提车后半年内官方降价,用户可获得10倍差额赔付,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消费者对电动车贬值的顾虑。

尽管价格亲民,埃安UT super在空间、智能与安全配置上并未妥协。2750mm长轴距带来宽敞乘坐体验;华为云车机系统号称提供无“限功能、算力、存储与更新”;同级独有的倒车哨兵与540度全景影像,也提升了行车安全与便利性。

售后保障方面,京东依托超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及超4万家合作门店,构建了覆盖售前咨询、售中选购、交付体验、售后养护的完整服务闭环,让低价车型也能享受完善服务,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对于年轻人来说,超低价加上极具智能性的操作体验,这辆埃安无疑充满了诱惑。

租电模式的争议

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车电分离”模式进行销售的埃安UT super,无疑降低了拥有一台高品质电动车的门槛,但同时也带来新的争议与考量,让年轻消费者不得不在“即时拥有”与“长期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对于计划短期使用车辆或资金有限的消费者,租电方案无疑是更具性价比且便捷的选择,有效缓解了初期资金压力;但对于计划长期持有车辆的消费者,则需要仔细计算租金总额与电池买断成本,进行更理性的财务规划。

如果按照月租金499元计算,租电方案与整车购买之间的经济平衡点大约在6-7年左右。这意味着如果车主计划使用车辆超过这个时间,租电方案的总成本将超过整车购买。因此,这一模式对打算长期持有的用户而言,需谨慎评估租金累积与电池买断之间的经济账。

此外,直接更换电池的模式虽然省时便捷,但对基础设施的覆盖要求却是现实挑战。

根据宁德时代方面的规划,至2025年底,将在45座城市布局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2026年拓展至约120座城市、累计超过2500座换电站,远期目标将达到30000座换电站。

但就目前而言,换电站的覆盖密度与建设进度,仍是消费者实际使用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可能影响使用体验。

此外,换电模式的电池损耗、产权归属等隐性问题,也需要时间来验证。比如长期更换不同状态的电池,是否会影响车辆性能?若干年后电池技术迭代,现有巧克力电池是否会被淘汰?这些未知因素,都让租电模式的长期价值打上了问号。

新能源的长期主义

当市场聚焦于埃安UT super的价格策略与租电模式时,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早已将目光投向新能源产业技术上的根本突破上。

短期来看,低价策略、模式创新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缓解行业竞争压力,但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竞争,终究是技术的竞争,尤其是固态电池的应用与普及。

液态锂电池的续航天花板、安全隐患、补能效率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也是燃油车仍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关键原因。

而固态电池则被业界认为能够完美破解这些难题。其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可轻松突破1000公里;充电速度更快,有望实现“10分钟满电”;安全性更强,能彻底杜绝热失控风险。

一旦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普及,燃油车的补能优势将荡然无存,现有搭载液态电池的车型,尤其是在续航上目前不具备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可能面临保值率骤降的风险。

目前,全球巨头已纷纷入局固态电池赛道,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已进入试产阶段,计划 2025年实现量产;比亚迪、丰田、松下等企业也在加速研发,力争抢占技术制高点。

不过,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技术与成本挑战。短期内,液态电池依然是市场主流。消费者无需对现有车型过度焦虑,但长期来看,固态电池必将成为驱动行业进化的关键变量。

结语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一辆车不仅是选择当下的出行工具,更是对未来技术趋势的判断,是追求眼前的低价便利,还是着眼长期的技术领先性,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做出理性决策。

对于企业而言,短期的市场策略固然重要,但长期主义的核心在于技术研发投入与核心专利积累。只有抓住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变革的机遇,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而对于整个新能源行业和参与进来的“京东”们,在守住安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玩儿出怎样的互联网“花”来,我们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