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车价格跳水,老牌合资降价求生,新能源车躺赢市场

最近你要是去逛汽车市场,特别是想看看那些中级轿车,你可能会感觉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就在一两年前,咱们印象里,像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这种车,怎么也得准备个二十万出头吧,而且销售人员还牛气得很,告诉你没啥优惠,想买就得排队。

可现在呢?

整个市场就跟天塌下来一样,这些以前高高在上的“明星车型”,价格一个比一个跳得狠,有的甚至直接给你打了个对折。

B级车价格跳水,老牌合资降价求生,新能源车躺赢市场-有驾

过去是咱们消费者求着人家卖车,现在反过来了,是车企们变着法儿地哄着咱们去买车。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是这些合资大厂突然良心发现,决定薄利多销了?

还是说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内幕?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捋一捋这背后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

咱们先从那些带头降价的老牌选手说起。

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田雅阁,这车在国内的名气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说是很多70后、80后家庭奋斗的目标,买一辆雅阁,就代表着生活上了个新台阶。

它靠着“买发动机送车”的好口碑,还有那坚挺得不像话的保值率,在国内市场上风光了二十多年。

可就是这么一款“神车”,现在的价格已经让人看不懂了。

在一些地方,经销商为了冲销量,把新款雅阁的入门价格硬生生砸到了十一万多。

这是个什么概念?

等于说,你现在买一辆雅阁,比一两年前能省下六万多块钱,这省下来的钱,足够再添一辆不错的国产小轿车了。

很多人就想不通,雅阁这么经典的车,怎么就卖成了“白菜价”?

其实平心而论,这车本身的产品力一点不差。

B级车价格跳水,老牌合资降价求生,新能源车躺赢市场-有驾

那台1.5T的发动机,本田把它调校得能输出192匹马力,开起来的劲头比好多老款的德国2.0T车还足,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底盘扎实,开起来又稳又舒服,再加上故障少、省油这些老传统,作为一辆家用车,它几乎是完美的。

车身长度接近五米,轴距也超过了两米八,后排坐三个人一点不挤,空间绝对够用。

可问题就出在,它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优点,在今天这个新时代,已经不再是独门绝技了。

当别人把价格的刺刀顶到你喉咙上的时候,除了跟着降价,雅阁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再看看它的老对手丰田,这次卷入降价漩涡的,不是大家最熟悉的凯美瑞,而是定位比凯美瑞还要高一点的亚洲龙。

这车刚上市的时候,宣传上一直强调它和豪华品牌雷克萨斯ES是同一个平台、同一条生产线出来的,品质标准非常高。

可就是这么一款带着点“贵族血统”的车,价格也从二十万以上,一路滑到了十二万出头。

亚洲龙最大的卖点,就是丰田那个深入人心的“开不坏”的金字招牌。

它用的那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没什么爆发力,但胜在运行平顺,质量可靠得吓人,很多人开个十年八年,除了换机油,发动机舱盖都懒得打开。

而且它的尺寸比雅阁还要大一些,坐进去感觉更宽敞,开出去也更有面子。

但即便是有着雷克萨斯的光环和“开不坏”的口碑加持,面对整个市场的降价潮,丰田也只能放下身段,把利润一再压缩,用低价来稳住销量。

如果说本田和丰田降价是为了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那美系豪华品牌林肯的加入,就真的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

林肯Z,这可是一款正儿八经的豪华品牌中级轿车,以前的售价稳稳地站在二十三万以上,瞄准的对手是宝马3系、奥迪A4L这些一线豪华品牌。

可现在呢?

B级车价格跳水,老牌合资降价求生,新能源车躺赢市场-有驾

十六万多就能开回家!

这个价格,已经跟高配的大众帕萨特差不多了。

这对于那些追求个性和驾驶感受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你想想看,花买普通合资车的钱,就能得到一台搭载2.0T高功率发动机,配8AT变速箱,能输出261匹马力的豪华车。

一脚油门踩下去,那种强烈的推背感,是普通家用车给不了的。

而且它的底盘调校很见功力,过坑过坎很舒服,高速上又特别稳,车里的隔音做得也非常好,开长途一点都不累。

连林肯这种讲究格调的豪华品牌都亲自下场,和普通品牌拼起了刺刀,可见这场价格战已经打到了何等白热化的程度。

然而,真正给这场价格大战添上最旺一把火,甚至可以说是亲手点燃了导火索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比亚迪。

当雅阁、亚洲龙这些合资车还在用“自降八百”的方式苦苦支撑时,比亚迪直接不按套路出牌,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秦L DM-i。

它的官方指导价,直接定在了九万九千八,连十万块都不到!

这还不算完,很多地方的4S店还有额外的优惠,算下来九万出头,你就能开走一辆尺寸和雅阁、凯美瑞差不多的B级车!

这已经不能叫降价了,这简直就是直接把桌子给掀了,告诉所有人:游戏规则,从今天起我来定。

秦L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靠偷工减料来压低价格,恰恰相反,它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对那些二十多万的合-资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它用的是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插电混动技术,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在不充电、当油车开的情况下,一百公里油耗才2.9升,加满一箱油、充满一次电,最远能跑超过两千公里。

B级车价格跳水,老牌合资降价求生,新能源车躺赢市场-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

对绝大多数每天上下班通勤的人来说,可能一个月都不用去一次加油站,日常用电开,一公里的成本才几分钱,比坐公交车还便宜。

这种极致的省钱能力,对于那些每个月都要为油价心疼的燃油车主来说,诱惑是致命的。

而且,它四米八的车长,接近两米八的轴距,空间一点不比合资车小。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场面:秦L一上市就卖疯了,九月份一个月就卖了两万多台,直接把凯美瑞这些老牌霸主给挤下去了。

现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局势就非常清楚了。

这场B级车价格的大雪崩,表面上看是各个厂家之间为了抢客户在疯狂“内卷”,但往深里看,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特别是插电混动技术,已经强大到可以彻底改变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了。

过去,合资品牌靠着它们在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上的优势,再加上多年的品牌积累,可以轻轻松松地定高价,赚取高额利润。

但现在,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用更省油的混动技术、更低的用车成本,还有同样优秀的空间和丰富的配置,直接抄了合资车的后路。

它们用实际产品告诉所有消费者:别再迷信过去了,现在花更少的钱,你完全可以买到一辆更大、更快、更省,科技感也更强的车。

面对这样的冲击,合资品牌彻底乱了方寸。

它们最自豪的发动机,在人家可油可电、极致省钱的混动系统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它们的品牌光环,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也开始变得暗淡。

降价,成了它们手中唯一能打的牌,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降得越多,利润越薄,品牌形象也越受损。

而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厂家们打得越激烈,我们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过去需要咬紧牙关、奋斗好几年才能买得起的B级车,现在可能努努力,一年就能实现。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如今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领跑的伟大进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的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