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亚迪发家秘诀
“所有零件自己造”
从电池材料到汽车芯片全包圆,不靠外国供应商卡脖子
例子:DM混动技术=发动机+电机+半导体+热管理自己一条龙搞定,外企想卡也卡不住
“押宝像赌博,但比亚迪赌赢了”
当年全行业玩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死磕磷酸铁锂(便宜安全)
结果:刀片电池一出,市场份额从18%→82%,逼得对手集体转向
“12万工程师当牲口用”
研发团队比造车新势力总员工还多
技术鱼池战术:100项技术提前养着,市场需要时随时捞(如突然爆发的储能需求)
二、当前焦虑
“快没作业可抄了”
电动车做到全球第一,但智能驾驶/芯片等底层技术仍被欧美掐脖子
警告:再只搞应用创新(比如把屏幕做大),十年后必被淘汰
“烧钱烧得肉疼”
基础研究=砸钱听不见响(如电池材料机理)
呼吁:国家快给政策(减税/联合实验室),企业单独玩不转
“人才不是螺丝钉”
急需既懂理论又能动手的超级工程师(当前教育体系难培养)
吐槽:现在招人=博士不会拧螺丝,技工不懂微积分
三、未来狠招(落地策略)
四、血泪经验(创业者必看)
“方向错了全完蛋”
→ 王传福原话:选错技术路线,代价是丢掉整个时代(参考诺基亚)
“忍耐期超乎想象”
→ 比亚迪电动车亏了10年,靠燃油车输血硬撑
“绿色是印钞机”
→ 举例:公交电动化战略让比亚迪吃透政府订单,熬到私人市场爆发
终极总结:比亚迪成功= “所有零件自己造”的狠劲 + “押注磷酸铁锂” + 12万工程师。现在最急的是:基础研究缺课要补考,生怕智能车时代被欧美掀桌子。
转自:企业上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