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

2025年9月17日,荣威M7 DMH正式上市,汽车圈被这款全新插混轿车刷屏——销售顾问朋友圈疯传"续航超2000km""mCDC电控悬架秒杀同级"。

更刺激的是,评论区一堆人在问:"这车是不是冲着吉利银河A7来的?"

要知道,银河A7是今年8月上市时靠"颜值+性价比"火了一把的中大型轿车,当时不少人都说它是"10万级最能打新能源"。结果才上市一个月,荣威M7 DMH甩出"同为中大型轿车+mCDC电控悬架+2050km续航"的组合拳,官方指导价9.78-11.48万元,限时价8.58-10.28万元,这哪是新车上市?根本就是冲着对手软肋来的"精准暴击"!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9月中旬实车到店,"同级别轿车竞争"是吹牛还是真本事?

2025年9月中旬开始,上海、成都、杭州这些一二线城市的荣威4S店热闹起来。展厅里停着的M7 DMH实车,灯光打得锃亮,销售小哥逢人就说:"咱这车跟银河A7同级别,但配置秒杀对手。"这话听着挺狂,但现场真有较真的人掏出卷尺量了一圈——数据摆在那儿,M7 DMH车长4940毫米,轴距2820毫米;银河A7车长4918毫米,轴距2845毫米。

两款车尺寸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标准的中大型轿车身材,这下谁也别说谁"欺负"谁了。

但尺寸相同不代表体验相同。坐进M7 DMH后排,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地板平得像块镜子,三个成年男性并排坐也不憋屈,膝盖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反观银河A7,后排中间那个凸起的"小山包"一直被车主吐槽,坐中间的人脚没地方放,长途出行简直是受罪。细节上的差距,恰恰是家用车最在意的地方——毕竟谁家过年回老家,后排不得坐三个人?

M7 DMH官方指导价9.78-11.48万元,但限时优惠价打到8.58-10.28万元,价格区间跟银河A7的8.18-11.78万元几乎完全重叠。

消费者拿着十万块钱预算,现在面前摆着两款尺寸差不多的中大型轿车,一个主打性价比和大空间,一个主打黑科技和极致舒适,选哪个?

荣威明显是奔着"同价位、拼配置"的策略来的。

9月下旬开始,各地4S店陆续放出试驾名额。不少原本打算买银河A7的潜在客户,专门跑去试驾M7 DMH。试驾完的反馈集中在两点:一是悬架确实软硬适中,过减速带的时候屁股不颠;二是纯电续航160公里,日常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这些体验恰好击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上有老下有小,开车就图个舒服省心。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有人质疑:"尺寸差不多,配置高一点,凭啥说自己更强?"

这话没错,但荣威这次压根不是在比尺寸,而是在比技术含量。银河A7主打的是GEA架构和雷神AI电混2.0系统,综合续航宣称超2100公里;M7 DMH主打的是DMH 6.0超级混动系统+mCDC动态悬挂,续航2050公里。数据上看,两款车各有千秋,但mCDC这套悬挂系统,目前在10万级轿车里确实是独一份。

这场"同级别大战"才刚开始,消费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根据上汽官方披露的数据,M7 DMH预售首周订单突破10817台,这个数字跟银河A7上市首日破万台的成绩不相上下。两款车在市场上形成了正面交锋的态势,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后续的市场表现和口碑发酵。但有一点可以确定——10万级中大型轿车市场,2025年下半年注定不会平静。

---

mCDC电控悬架+2050km续航,到底藏着什么黑科技?

先说说这个让所有人好奇的mCDC动态悬挂系统。

这玩意儿全称叫"磁流变阻尼可变悬挂",听名字就知道不简单。简单点说,它就是一套会"思考"的减震器——车底装了一堆传感器,实时监测路面状况,遇到坑洼、减速带、急转弯这些情况,悬挂会自动调整软硬程度。荣威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每秒完成200次路面阻尼扫描,配合AI预瞄技术,能提前15米预判路况。

这技术有多厉害?

这么说吧,以前只有宝马5系、奔驰E级这些三四十万的豪车才配得起悬挂。普通家用车要么用机械悬挂,要么用电子悬挂,但都做不到这么快的响应速度。机械悬挂就是传统的弹簧加减震器,路感硬邦邦的,过个减速带能把人颠飞;普通电子悬挂虽然能调软硬,但反应慢半拍,等你感觉到颠簸了,它才开始调整。而mCDC系统能在颠簸发生前就做出预判,这就是技术代差。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实际体验是什么样的?

试驾过的媒体给出的反馈很一致:高速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明显小于同级车型,方向盘指向性也更精准;走烂路的时候,悬挂会自动变软,过滤掉大部分颠簸,后排乘客甚至感觉不到路面坑洼。体验差距,数据党可能感受不深,但带着老人孩子出门的家庭用户,开一次就能明白差别有多大。

再说续航这个事儿。M7 DMH官方宣称的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是2050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网上立马有人说"吹牛"。但仔细看技术方案,这数字还真不是瞎编的。M7 DMH搭载的DMH 6.0超级混动系统,核心是一台1.5升发动机加一个电机,发动机最大功率82千瓦,电机功率137千瓦。重点在于这台发动机的热效率——官方数据显示超过四成三,下一代目标是四成七。

热效率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就是燃油转化成动力的效率。普通燃油车发动机热效率大概三成到三成五,意味着一升油有六七成都浪费在了发热上。M7 DMH这台发动机热效率超过四成三,意味着同样一升油,它能跑更远的距离。再加上纯电续航160公里,市区通勤基本靠电,长途高速用油,这套混动逻辑确实能把油耗控制得很低。

官方给出的亏电油耗是2升级别,这个数据有媒体做过实测验证。有家汽车媒体做了一次极限测试:满油满电从上海出发,一路开到广州,全程不充电只加油。最终实测续航里程超过210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2.57升。这个成绩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这些同级选手。

但也有人担心:电池容量多大?

充电快不快?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这些实际问题确实存在。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推测,M7 DMH配备的电池容量在21.4度左右,纯电续航160公里在同级别里属于主流水平。充电方面,官方没公布具体数据,但参考荣威D7 DMH的充电效率,预计快充30-80需要18分钟左右,慢充满电大概需要3-4小时。

这套混动系统还有个隐藏优势——平顺性。因为采用了P1+P3双电机构型,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切换几乎感觉不到顿挫。市区低速用电机驱动,安静平顺;高速上发动机驱动,动力响应快。无缝切换的体验,是传统燃油车和纯电车都做不到的。

有人算了笔账:按照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如果每天通勤用纯电模式,一周充一次电,电费大概0.5元/度,一年下来纯电行驶1万公里,电费500元;剩下1万公里跑长途用油,按照2.5升/百公里油耗,92号汽油7元/升计算,油费1750元。全年用车成本2250元,平均每公里不到两毛钱。这个账一算,确实比纯燃油车省太多了。

荣威为啥放"大招"?

是跟风还是早有预谋?

荣威这次推M7 DMH,时机选得很微妙。2025年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尤其是8-12万这个价格区间,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荣威D7 DMH这几款车型打得难解难分。大家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卷续航,但荣威这次没跟着卷"低价",而是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线——卷技术、卷舒适。

往前追溯,荣威其实早在2023年就开始布局DMH超级混动技术。当时荣威D7 DMH在2023年11月上市,搭载的是第一代DMH系统,官方指导价12.58-14.58万元。那时候市场反响还不错,但没掀起太大波澜。原因很简单——价格偏高,配置不够惊艳,消费者看得到技术实力,但感知不到体验差距。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到了2024年,新能源市场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比亚迪秦L横空出世,凭借超长续航和极致性价比,把10万级插混轿车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二是吉利银河A7在2025年8月上市,主打大空间和智能座舱,上市首日订单破万。两款车的成功,给荣威上了一课——光有技术不行,得让消费者感知到价值。

M7 DMH的定价策略很明确:官方指导价9.78-11.48万元,比银河A7略高一点,但限时价打到8.58-10.28万元,跟银河A7的8.18-11.78万元几乎完全重叠。

定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荣威在赌一个趋势——2025年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只看价格和空间,而是更在意驾乘体验和技术含量。

这个判断有数据支撑。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37.4万辆,同比增长。但细分到10-15万价格区间,增长最快的不是纯电车,而是插混车型,增速达到四成二七。

消费者为什么更愿意选插混?

因为没有里程焦虑,市区用电省钱,长途用油方便,这才是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

荣威这次还做了个很聪明的配置策略。M7 DMH全系标配mCDC动态悬挂,这意味着即便买最低配的8.58万元版本,也能享受到这套百万豪车才有的悬挂系统。反观银河A7,智驾功能在入门版上是减配的,想要完整的辅助驾驶功能,得加钱上高配。"入门即高配"的策略,恰好击中了预算有限但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市场竞争的另一个维度是品牌认知。吉利银河这两年靠着星愿、星耀8这些爆款车型,把"银河"这个品牌打响了;比亚迪就更不用说,"电比油低"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荣威在品牌力上确实弱一些,但M7 DMH这次选择用技术说话——mCDC悬挂、DMH 6.0系统、五大件终身质保,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硬货。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供应链成熟度。M7 DMH搭载的这套mCDC系统,供应商是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比进口系统低不少。这也是为什么荣威敢把这套悬挂下放到10万级车型的原因——技术有了,成本也降下来了,不用担心赔本赚吆喝。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2025年下半年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了"技术分水岭"阶段。比价格的时代过去了,比配置的时代也在结束,接下来比的是技术深度和用户体验。M7 DMH这个时候杀出来,不是偶然,而是荣威憋了两年的技术积累到了爆发期。

至于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

网友都在问:M7 DMH会不会太贵?

电控悬架会不会容易坏?

M7 DMH上市之后,网上讨论最多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价格,第二个是可靠性。

先说价格这事儿。官方指导价9.78-11.48万元,限时优惠价8.58-10.28万元,看起来挺实惠,但很多人关心的是:带mCDC悬挂的版本到底多少钱?

根据4S店透露的信息,M7 DMH全系标配mCDC动态悬挂,意味着就算买最低配的8.58万元版本,也能享受到这套系统。配置策略跟银河A7形成了鲜明对比——银河A7的入门版是基础辅助驾驶版,智驾功能阉割得比较狠,想要完整配置得上到10万以上的版本。两相比较,M7 DMH的性价比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也有人算了更细的账:置换补贴8000元、现金补贴4000元,这些优惠加起来,实际到手价能比官方指导价低一万多。问题是这些补贴有条件限制——旧车置换要有证明,限时购车合同要在10月31日前签订。错过这个时间窗口,价格就会回到官方指导价。所以现在纠结买不买的人,其实是在跟时间赛跑。

9月中旬荣威M7 DMH杀到,银河A7车主集体破防?-有驾

第二个问题更实际——mCDC这套悬挂系统会不会容易坏?

修起来是不是很贵?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电控悬挂比机械悬挂多了电机、传感器、控制模块这些零部件,理论上故障率确实会高一些。但荣威给出的承诺是"五大件终身质保"——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电池包,这五大件终身保修,不限年限不限里程。

这个质保值多少钱?

有人算过一笔账:按照普通插混车的保修,三电系统一般保8年或15万公里,过了质保期如果出问题,换个电池包至少要三四万,换个电机也得一两万。M7 DMH的终身质保,相当于把这些潜在的维修成本全免了。当然,前提是你得是首任车主,而且是非营运车辆。

还有人担心日常保养成本。mCDC悬挂虽然技术含量高,但日常保养跟普通悬挂没区别——不用额外加油、换零件,只要正常开,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荣威官方也强调,这套系统已经做了本土化适配,零部件供应商都在国内,不用担心像进口车那样配件难找、价格离谱的问题。

油耗方面也是大家关心的点。官方宣称能耗低至2升级别,但实际使用中能不能达到?

有媒体做过测试,市区通勤主要用电,一周充一次电,电费大概30-40元;跑高速主要用油,百公里油耗在5-6升左右,比官方数据高一点,但还是比传统燃油车省不少。

关键是你的用车习惯——如果天天满电出门,油耗就低;如果懒得充电,天天亏电跑,油耗肯定上去了。

还有个隐藏成本——保险费用。插混车的保险比纯燃油车贵一点,主要是因为电池、电机这些部件的维修成本高。但M7 DMH有个优势——官方承诺"零自燃终身保障",这意味着如果车辆发生自燃,厂家全额赔付。承诺虽然听起来很保险,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荣威对自家电池安全性的自信。

最后说说售后服务。荣威这两年在售后网络上下了不少功夫,全国布局了上千家售后网点,一二线城市基本都能覆盖到。但三四线城市的网点密度还是不如比亚迪、吉利这些品牌。如果你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建议买车前先查查附近有没有荣威的售后点,别等车出了问题找不到地方修。

总的来说,M7 DMH在价格、配置、质保这些方面做得还算厚道。8.58万元起的限时价,加上全系标配mCDC悬挂、五大件终身质保,性价比确实不错。但也别忘了,新车刚上市,长期可靠性还得靠时间检验。

如果你现在就想买,建议多去4S店试驾,亲身体验一下那套悬挂到底值不值这个钱。

结语:当"同级别竞争+黑科技"成为标配,谁还在卷"低价内耗"?

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早就过了"谁便宜谁香"的阶段。荣威M7 DMH用"同级别中大型轿车"的定位、"mCDC电控悬架"的舒适、"2050km续航"的省心,给行业上了一课:真正的好车,不是靠参数堆出来的,而是靠解决用户真实痛点赢下来的。

银河A7有它的性价比优势,但M7 DMH用更全面的实力证明——家用轿车的终极战场,从来不是价格战,而是全家坐进去那一刻的"值回票价"。

下次去4S店,不妨问问自己:你想要的到底是"价格便宜",还是"用起来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