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销量暴跌46%!雷军遇到最大难题

谁能想到,前段时间还在为新车 YU7 的爆单欢呼的小米,转眼间就陷入了销量暴跌的困境。

6月底,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 YU7 闪亮登场,开售 1 小时,大定订单就像开了挂一样,超 28.9 万台,18 个小时锁单量直接突破 24 万台。这成绩,简直逆天了,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纪录远远甩在身后。这阵仗,谁看了不说小米汽车要一飞冲天了?

可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嘴巴子。在刚刚过去的7月第一周6.30-7.6日,小米汽车上险量仅仅只有4890辆,环比像坐了跳楼机一样,断崖式下跌46.2%,成了当周新势力销量十强榜里跌幅最大的车企,这反差,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小米汽车销量暴跌46%!雷军遇到最大难题-有驾
小米汽车销量暴跌46%!雷军遇到最大难题-有驾

为啥会这样呢?原因有好几个。

首先,在 YU7 发布前后,很多本来打算买 SU7 的潜在客户,心里开始打鼓,都想着观望观望,看看新出的 YU7 咋样,这一观望,下单的人自然就少了。

其次,YU7 这一爆单,可把产能给挤兑坏了。本来工厂产能就那么多,现在两款车都要生产,难免出现争抢产能的情况,SU7 的订单受到影响,YU7 又还没进入大规模交付期,这销量能好看才怪。

产能和交付问题,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小米汽车的头顶。

早在小米首款车 SU7 上市之前,雷军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为这事儿操碎了心。他在央视《面对面》节目里就透露:“我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这一等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各种焦虑情绪。”

结果呢,SU7 上市后直接卖爆,好多车主下单后,眼巴巴等了好久才提到车。现在第二款车 YU7 更夸张,订单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产能和交付问题也就变得更加严重。

瞅瞅小米汽车 APP 最新预测的数据,那交付周期长到让人怀疑人生。

YU7 标准版交付周期为 57 - 60 周;YU7 Pro 版交付周期为 50 - 53 周;YU7 Max 版交付周期为 38 - 41 周。

啥概念呢?就是你下单并锁单后,得等上一年左右才能提车,这等待期,简直能把人的耐心磨没了。造成现在这局面,也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小米和雷军估计做梦都没想到 SU7 和 YU7 能这么火爆,订单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原本准备的产能根本不够用。另一方面,供应链这玩意儿太复杂,受各种因素制约,产能提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慢慢爬坡,没办法一下子满足突然暴增的订单需求。

小米汽车销量暴跌46%!雷军遇到最大难题-有驾

通过横向对比,咱就能知道小米汽车这订单有多疯狂。18个小时24万台锁单量,这是啥概念?

给大家一个参考,特斯拉 202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就 13.72 万辆。小米 YU7 这 18 小时的 “战绩”,直接把特斯拉一个季度的销量给比下去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YU7 的订单量还在不断往上蹿。可订单再多,工厂产能跟不上也是白搭。

小米早就投产的北京亦庄一期工厂,设计年产能才 15 万台。就算日夜加班加点,再加上优化产线,今年实际产能撑死能提升到 30 万。但这也就勉强够满足 SU7 的订单,根本没法给 YU7 提供额外产能。二期工厂设计产能 15 万辆,6 月份基本竣工了,可部分区域还在收尾施工。月初才启动试点投产,最快也得月底才能全面投产,然后再慢慢进行产能爬坡。至于三期工厂和武汉工厂,更是八字还没一撇,远水解不了近渴。

还记得2017年吗?特斯拉当时深陷 “产能地狱”,手里握着大把订单,可就是生产不出来车。没办法交付,资金就回不来,差点因为资金耗尽直接瘫痪,距离破产倒闭也就一步之遥,马斯克那段时间也是心力交瘁。

现在跨界造车的雷军,正在经历和8年前马斯克一样的 “噩梦”。汽车产能这把利剑高悬,交付难题就像熊熊烈火,炙烤着雷军的造车野心。小米汽车现在红色警报已经拉响,真正考验雷军的时候到了。

这场产能与订单的博弈,结局到底会怎样?雷军又该如何带领小米汽车突出重围?这不仅关乎小米汽车的未来,也让无数消费者和行业人士为之揪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