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爆胎才后悔,出现这3个信号就说明你的轮胎已经到了必须更换的时机,确保行车安全避免危险发生
---
我一直觉得轮胎的事大家都忽视,尤其是很多人开个快十年,轮胎没怎么翻看或者检查,感觉没啥大问题。轮胎一旦出了事,后果特别严重。去年,一哥们跟我吐槽,他新买的车,才跑了不到两万公里,结果突然爆胎在半路上。那段时间,他还在犹豫要不要换,还以为还老样子,没想过其实轮胎除了能用还能不能用的界线。这个事让我意识到,轮胎的状态,得用心点。
---
第一点,轮胎的更换时间。正式的说法,是6年或6万公里。我别的车老板朋友说,他开了个丰田汉兰达,刚好6年,胎面磨损还算不算严重,但裂纹一多,轮胎会变脆,像烤面包一样变得碎碎的。轮胎花纹磨平了,排水能力就会变差。你想啊,雨天路滑,你的轮胎排水不好,打滑的概率就大大提高。
我自己曾经试过在高速上感觉轮胎稍微飘了一下(那会还骑过长途,经常会遇到随机的坑坑洼洼,也会留一些钉子什么的吧)。我觉得,轮胎这种东西,不能只看状态,时间长了,自然也会出问题。尤其是风吹日晒的,细小裂纹不断积累。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一下,轮胎在高速行驶时温度能有50度左右,裂纹如果继续增加,轮胎的耐温和韧性就会大打折扣。你知道的,轮胎一旦裂开或变脆,爆胎的风险几乎是签字炮。
话说回来,怎么判断轮胎是不是老化了?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摸一摸轮胎的表面,裂纹如果超过表面一半,或者用硬物轻敲能听到咔嚓声,那就说明是老胎。或者,把轮胎放在阳光直射下,仔细看,有没有明显的变色或者龟裂。很多人可能都没在意过这个细节。
---
接下来,又想到一件事。买车时,4条轮胎绝对不能只考虑价钱。市面上,同样价位,我观察到一些品牌轮胎,胎壁略厚一点的,经过些同行朋友检验,耐磨性和抗裂能力都比一些便宜货强。你想啊,一个轮胎若能坚持五六年,没裂缝、没花纹磨平,至少能让你在日常市区跑个几年,安全性会有保障。
哦对了,很多人问我:像我这车,跑的也不特别快,是不是用便宜点的轮胎就行?我很怀疑这个问题。你知道的,轮胎除了花纹之外,它背后还关系到刚性、抗温差、品质。比如一百公里的油耗,好的轮胎可以帮你降低1%,这都算节省。不然,使用劣质轮胎,可能速度快了几秒钟,刹车距离就变长了几米。这个差别,实操中很明显。
---
第二个点,补胎次数限制。很多人在路边看到扎钉子,有点小激动,赶紧补。可我提醒一句:补胎也有限度。某轮胎厂曾推荐,一条轮胎补助超过3次,就要考虑更换了。补多了,轮胎的性能就会严重下降。
我记得有个修车店老板跟我聊过,他说:补胎,像人补伤疤,伤疤多了,就变得脆弱。确实如此。轮胎补胎的原理,就是用胶水封住裂缝或者孔洞,但不是所有的伤口都能补。胎面裂开,补胎还可以,但如果裂到边线,或者胎肩位置,整个修补就没太大意义了。这种情况,还是换个新胎靠谱。
你知道的,补胎最多也就两三次的事情,超出这个界限的,轮胎的整体结构已经不够稳固。比如我有个朋友,以前开卡宴,跑了个5万公里,扎了个钉子补了两次。结果第三次钉子扎在边线,他就被司机师傅劝换新胎了。那会儿他还在犹豫,觉得还能再撑一段,结果第二天高速缝隙爆胎,吓得要死。
我是不是太唠叨了?不过说实话,补胎这事,不能太贪心。你花点时间检查或者自己在家用打气筒吹一下,都是为了安全。
---
第三点,受伤位置区别。划重点:刮到胎面,修补还可以;但一旦伤到侧面、胎线或者胎肩,基本上就没救了。比如我看过一个河南的货车司机,他说:’我那轮胎胎面直接被钢丝拉开一大口啊,补不上。’正面损伤,可以用胎补料补,但只要到边线、线束甚至胎体外露,就得换。
有次我问修理工:那耐用程度如何?他说,除非你觉得换胎麻烦,否则不要为了省点钱而图一时便宜。尤其是在夏季,轮胎受热膨胀、裂纹扩散的速度快一些,就算你当下修好,路上闯祸的概率也会升高。
顺便说一句,我买新轮胎时,店员问我:你这个轮胎有没有在淘宝买?便宜是便宜,但要注意质量。我觉得他提醒得挺对,还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估计他们也怕出事要负责任。毕竟,轮胎性能优劣,直接和你的生命安全挂钩。
---
我刚才翻了下几个朋友的照片,一个驾驶员朋友显示他新买了个低配轮胎,说是白天还能跑得舒服点,他自己心里也知道:再疼再难受,轮胎一裂,不就得换?那次长途旅行,半路上遇到一辆货车突然刹车不及,轮胎刮出一道大口,差点跑偏。
这么多轮胎细节里,我在莫名其妙的担忧自己是不是太啰嗦了——但现实就是这样,不能等爆胎爆炸之后才后悔。上次我擦车时,洗车店的姐提醒了我一句:’你这个轮胎磨损得厉害,要不要换了?’平时叫我自己注意,却又总是忽视这个点。
---
说到这里,有没有想过:我这轮胎,我得怎么判断?最简单用方法就是平时多留意,偶尔站在车旁,用手摸胎面,不要喜欢把轮胎藏在轮毂后面。你也可以自己放个气,把轮胎气压测一下,看是否在标准范围(不太确定,是非官方估算,大概2-4 psi误差没关系)。这些都能帮你稍微提前点感知。
最上策还是定期去做个专业检查,无论是车店还是轮胎专门店,毕竟他们有设备,能检测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问题。
---
可我还是觉得,轮胎这个东西,特别讲究感觉。你出门,突然觉得胎压不对,或者新买的胎胎线有点露出来,其实都在暗示:该考虑换了。没人告诉你,要怎么判断它到扛不住的地步,但你会在下一次刹车时体会到,如果你有留意的话。
是不是会觉得,我说的这些挺琐碎?其实轮胎这事,没有那么复杂,归根结底,还是多留心、别图便宜、早换早安心。你心里觉得,这些提前预警是不是太理想化?我也在想,可能没那么容易做到。
这就带到一个问题了:你平时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自己车轮胎的?还是觉得跑跑就行,没事?
---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