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车的尺寸,真让我又爱又怕。5170mm的长度,2000mm的宽度,这都不是一般的SUV,简直就是移动的大房子。路上常有人打趣:这车要是按时间租赁,估计月租得翻倍。我试驾那天,突然擦控台的时候,感觉那宽厚的座椅和厚重的门把手,都像在告诉我:这是种豪华的沉甸甸。
对比一下X5,尽管价差不多,但说实话,内部空间差别明显。X7第二排腿部空间估算大概有110cm(体感,样本少),坐久了,车内的舒适感,一点都不拼拼奔放。X5?大概也就80cm左右,给我感觉还是紧凑型SUV在装的状态。两者实操差别,不在做工,而在空间的呼吸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心里一直在琢磨:这车压力燃油效率究竟做得多好。在城里跑,百公里大概耗10.4升(估算/样本有限)。油耗算不上低,但对于这么大个房车,我心里还是觉得还能接受。尤其是搭载48V轻混系统,虽然听着跟混动也没啥太大区别,但比没有活系统的燃油车要灵活不少。自己算过假如全城跑,油钱管保是一半。问题就是——长途跑,一箱油跑几百公里?那就得算算,2.5吨的钢铁野兽,耗油真是个复杂问题。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对比它的发动机,得讲得运动,但又得豪华。它搭的那台3.0L直列6缸涡轮增压,280kW(估算)功率,扭矩520Nm(估算),其实我觉得这台发动机,跟我之前开过的那台相似的6缸还是很贴近的——就像一台长势还不错的乡村小麦,成熟时展现出饱满。上次我问修理工,发动机底子厉害不?他说,疯狂优化了的缸盖和新涡轮,就是为了让这帮老乡跑得更快更稳。
有趣的是,那个米勒循环我从未细想,它其实就是在吃饭一样的循环,把油和空气搅合好点,确保燃烧得更完整。这是不是跟做饭放少点油更健康类似?我不太清楚,就是觉得,原理相似——不知道猜得准不准,但感觉确实挺合理的。
转个话题,方向盘。这次试驾,我特别在意,电助力还保持了液压的质感。2.5圈转向比,配合可变转向比技术,感觉像手握一只老练的"手"。纵使车身达5.17米,指向也几乎没有延迟。你们觉得,在这么大的车里,能调出来这么精准的操控,真是BMW的本事。
我还想插一句,后轮转向系统价值1.45万元,能把掉头半径缩到11.8米。这操作让我想起小时候骑自行车,转弯快,是靠身体重心调整,现在用电子帮忙,效果都差不多。可那,真的是买一赠一的操作吗?还是,优势其实是在于,你不用费心费力,两头都省事。
说到悬架,真心棒。结合空气弹簧和电磁减振,像在山路上跳舞。就像我去山顶,想象车像一只轻盈的猫,躲避各种突发状况。底盘装甲,我猜,应该是为了硬碰硬?还是为了越野豪华体验?其实我没细想过,可能都一样:
这辆车,既有豪华感,也能应对一些复杂路况。到底是追求全能,还是特意平衡各个目标?我觉得,两者都在,或者说,宝马就是做了个全才。但这也让我困惑——就算全配技术,能应付的路面真那么广泛?或者,根本是技术堆层下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幻想?
反正这个大块头在超车时,表现得极为线性。踩到底,油门响应快,声浪的调校,算是我喜欢的:不喧宾夺主,却能激起点燃的那点激情。你们有没有觉得,拥有一台平滑而充满力量的发动机,驾驶中会有一种我在控制它的感觉?反正我喜欢。
对比美系的豪华线条油腻,BMW这外观,加了一点个性:黑化细节,那运动套装的黑色喷漆,和大尺寸轮圈,本来就像个战士一样,引人注意。 Closing 时,我一直在想:这辆车是不是在破界?或者说,是叫突破?我觉得它既代表了BMW的豪华传统,又打破了以往的运动限制——好像在说,豪华也能玩性能。真有那么好搞定这些平衡点?还得看你愿不愿意承受麻烦。
我一边开一边想:每次走到拐角,那个主动转向,打得那么准,真像用手在操控。而且,悬架的调校,是为了高速稳,也为山路灵活。那一刻,我心里明白:它已不再只是车,更像是个协作伙伴。但,这种操控稳定性——会不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反而限制了随机性?这就是我一直想问的——极致的操控,真的都是好事吗?
说了这么多,到底这辆全尺寸SUV,是对BMW传统的背叛,还是突破?我还没搞清。可能,要真正感受到,得再开几天,尝试不同的路况。或者,等我发现哪次停车口角,车的系统是不是会偷懒我写不出来的细节。你有没有更聪明的想法,觉得SUV那么大,怎么还能兼顾灵活?
反正,最让我在意的,是这个细节:车内的静谧与舒适,真的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浮夸。就像用了厚厚的夹胶玻璃和主动降噪技术,无声胜有声,居然让房车也变成了静谧的港湾。这份细腻,你体验过吗?还是我太敏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