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买电动车的李师傅在店里看中了一款车,商家保证符合新国标,结果去上牌时却卡在了“纸质凭证核验”环节。
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款车标称时速25km/h,检测发现控制器有改装痕迹,实际能跑到35km/h,属于超标车,无法登记上牌。 李师傅这才意识到,2025年的电动车新规动了真格。
2025年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正式实施。
新规维持了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的限制,但增加了一个关键机制:超速自动断电。 当电动车速度超过25km/h时,电动机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 这个变化让很多习惯性超速的骑手需要重新适应。
新国标对整车质量进行了调整。
装有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质量上限从55kg放宽至63kg。 这个调整考虑到铅酸电池比锂电池更重的特性,使车主在选择电池类型时拥有更大空间。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脚踏骑行装置不再是强制要求,只有电助力模式车辆需要配备脚踏。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合格证上的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核实认证信息。 部分城市的市场监管局每周都会公布违规车型名单,这些车型均无法正常上牌。
上牌流程在2025年变得更加便捷。
线下办理只需携带身份证、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到车管所或交警支队的电动车上牌点,验车后当场就能领取牌照。
绿色牌照代表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蓝色牌照则代表轻便电动摩托车。 线上办理渠道也已打通,上海市民可以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的“上海交警”栏目办理“非机动车注册登记”,贵州等地则可以通过交警公众号在线提交材料。
对于在2025年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电动自行车,设有3个月销售过渡期,这些车辆可以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消费者在此日期前购买的旧标车辆,必须在11月30日前完成注册登记。 2025年12月1日后,交管部门将停止为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办理注册登记。
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上牌要求更为严格。
这两类车辆需要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每年保费约120元。 同时,驾驶电动轻便摩托车需要F驾驶证,驾驶普通电动摩托车需要E驾驶证。 无证驾驶将面临200-2000元罚款,并可处以拘留处罚。
骑行规范方面,新规明确了四条红线。
未挂牌上路将罚款200元并暂扣车辆;闯红灯或逆行罚款50-200元;驾驶电摩无相应驾照罚款200-2000元。
加装雨棚罚款50元并强制拆除,改装车速罚款200元并要求恢复原状。 上海市已率先启用电动自行车电子抓拍系统,对超速、闯红灯等12类违法行为实施全天候监控。
年龄限制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靠车行道右侧行驶。 而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必须在机动车道内行驶,且在最右侧车道通行。
新规要求电动自行车随车配备符合GB811标准的头盔。 同时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且后视镜不计入整车尺寸。 这些安全配置的完善将显著提升骑行安全水平。
针对外卖、快递等民生服务行业,多地推出了专用号牌制度。
广州为不同行业分配了“广州W”、“广州X”等专用号段,已登记普通号牌的行业车辆需在规定期限内换领专用号牌。 这一措施有助于加强行业车辆的规范化管理。
2025年度的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执行。
对个人消费者交售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合格新车的,给予以旧换新补贴。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鼓励采用支付立减方式让补贴优惠直达消费者。
政策特别鼓励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对换购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可适当加大补贴力度。
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以继续使用。 各地政府主要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逐步引导更新。 长三角等区域已实现电子驾驶证、行驶证互认,车主可通过官方APP添加电子证照,遇检查时出示电子证件可免于“未随车携带证件”的处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