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聊点刺激的。
大众汽车把“新家”安在合肥这事儿,外面传得那叫一个“天作之合”,什么强强联手、共创未来……打住,咱能别这么外宾吗?
这哪是谈恋爱,这分明就是一出“局”,一出用今天换明天的豪赌。
先看国轩高科那份新鲜出炉的2025年半年报,啧啧,做得跟艺术品似的。
营收、利润涨得跟坐了火箭一样,数据一路飘红,不知道的还以为财神爷住他家了呢。
尤其是给大众系新能源车配套的比例一上来,毛利都好看了不少。
你看,当了“赘婿”就是不一样,彩礼、嫁妆都省了,连吆喝买卖的销售费都咔咔往下掉。
可你千万别被这“三好学生”的成绩单给骗了。
翻到背面一看,好家伙,欠着银行四百八十多个亿。
啥概念?
就是把公司从上到下,连带扫地阿姨手里的拖把都卖了,都不够还利息的。
这根本就不是在开公司,这是在钢丝上跳探戈,脚底下就是万丈深渊。
所以当年大众为啥来?
你真以为是来当活菩萨普度众生的?
拉倒吧。
那时候的国轩高科,都快被银行的催债电话打成热线了,一年挣的钱还不够塞利息牙缝的。
大众闻着血腥味就来了,它不是来输血的,是来“收购器官”的。
它看上的,是国轩手里那点动力电池技术,是这条现成的生产线,是这帮便宜又好用的工程师。
这套玩法,熟不熟?
欧洲那帮足球豪门最爱干这个。
相中哪个南美小球会的天才少年了,直接连人带俱乐部一块“打包”,给你点钱让你活下去,但你家最好的苗子、你的青训体系,以后都得姓我的姓。
大众在合肥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
把最关键的研发中心、技术大脑都搬过来,美其名曰“本土化”,说白了,就是把最烧钱、最累人的活儿,都放在你家干了。
这事儿最让我搓火的是什么?
是很多人还觉得挺美。
觉得咱们终于“引进来”了,合肥牛掰。
可你细品,大众全球快70万员工,德国本土养着30万,在咱们这儿的7万兄弟,拿着相对低得多的工资,玩儿命干,给人家贡献了差不多一半的利润。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一个中国人,养活四个德国人”吗?
咱们这边的工程师为个技术参数熬到两眼通红,那边说不定人家正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呢。
这时候你再瞅瞅比亚迪,那简直是另一个物种。
老王(王传福)那人,一看就是没啥“国际视野”的,土得掉渣,不会玩资本那套花活儿。
他就一招:开厂。
往死里开。
专挑那些鸟不拉屎的二三四五线小县城开。
一个厂子下去,几万个岗位就有了。
让无数“小镇做题家”不用再去北上广挤地铁,在家门口就能挣上七八千,这事儿不比啥都实在?
大众在合肥建立的新“狼堡”,是给大众的新能源车帝国输送弹药的兵工厂,它的功劳簿,最终要写在德国的财报上。
而比亚迪在某个十八线县城建的厂,是实实在在让当地多了几万个中产家庭,钱,是留在咱自己人兜里的。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道简单的商业题。
合肥这座城市,确实是“赌”对了,它用巨大的诚意和筹码,把自己抬上了牌桌,成了大众离不开的“王牌供应商”。
可咱们也得时刻提防着,别当“供应商”当上了瘾,最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只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说到底,人家把新家安在你这儿,挺好,显得咱有面子。
但咱心里得有数,啥时候咱也能让别人求着给咱当“赘婿”,那才叫真本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