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

曾几何时,“买国产车”还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担心质量不行、设计太土气、技术跟不上……

如今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所谓的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像比亚迪、问界还有小鹏,接连不断地推出新款,续航里程、智能配置、价格策略都是一波接一波,让人眼花缭乱。反倒是一些合资品牌的车子,似乎变成了“陪跑手”,没能抢占到先机。

按理说,这本应该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儿。

不过挺怪的,自从“国产汽车”崛起之后,竟然出现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状况!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就是这么个事儿——不少人根本不支持国产车,反倒还成天骂个不停,说个不停。

有人就说“堆配置没屁用”,也有人觉得“开个几年就散架了”。

还真有人说“国产车都是智商税”,一张嘴就这么堵。

最常见的一个说法是:

有人说比亚迪只是个电池厂,汽车根本做不出啥毛病;还有人说小米不过是在炒概念;也有人觉得问界纯粹靠华为支撑着。

你仔细看看网上的评论,就算是一条普通的用车体验分享,底下也能搞得热火朝天,争论不休。

更搞笑的是,这些质疑的人里面,很多根本都没试过开国产新能源车,就敢满口胡说八道。

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我都没开过国产车,难道还不懂中国人吗?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可事实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往往会发现,很多情绪化表达,根本不成立:

你说国产车配置丰富?那合资车岂不是都被剪掉了,连个倒车影像都得额外买,真是挺悬的。

你还觉得国产车不耐用?比亚迪在出租车这块可不是开玩笑的,跑了几十万公里照样跑得飞快,电池衰减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夸张。

唉,可惜呀,这些话语其实很少有人留意听见。

因为在情绪上,很多人早就“觉得国产比不上合资”,就算真相已经变成反过来了,他们也还是不愿意认账。

这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其实,很多人挑车不是在比较车型,而是在跟自己的情绪较劲。

一类是“对印象还没完全接受”,另一类则是“心里的落差太明显,难以调整过来”。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前者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十年前,国产车的确不行:

当时国产车的水平不高,技术不过关,品控也差,设计也不吸引人。要是真有人说“我买国产”,常常会迎来一堆冷嘲热讽,还得听不少劝退的话。

不过,有了变化。如今看看,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已经完胜了合资品牌的油电混合,问界M9的智能配置也让BBA那些豪华品牌相形见绌。

像理想、小鹏这些牌子,销售成绩早就不是为了凑热闹的那点儿数量啦。

不过,问题就在于啊,有不少人还一直缅怀着“过去的那些事儿”。

他们也许搞不懂,还不想承认:“其实咱们国产都已经变得这么厉害了。”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还有一种心情,就更难说清楚啦。

不少人从小就听说“外国的月亮更圆”,渐渐形成了一个潜意识:进口的商品、合资品牌才更讲究、更有档次,比如苹果手机或者日系车,都被觉得更高端、更值得拥有。

现在国产车强势崛起,不但性能猛、配置高、价格还卷,甚至成为朋友圈的主角,这就让一部分人产生了“身份冲突”:

我一直相信的那些东西,会不会是错的啊?

为了保持心里的认知平衡,只能把国产车打上“炒作”、“割韭菜”、“没底蕴”的标签,不停地提醒自己:“他们不过是火一阵子。”

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维持了好几年了,而且趋势还变得越来越明显。

还在等它变凉,免不了有点自欺欺人。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还有一些人之所以这么激动,就是因为——国产新能源动摇了他们的饭碗。

这不光是情绪上的较量,更关乎他们的饭碗。

你可能没太在意,但过去整个汽车行业,有不少人是靠“油车”吃饭的:

街边的小修理铺、汽配市场、4S店的维修师傅、二手车的卖家……哪里不是在跟内燃机打交道?

发动机一抖,变速箱也跟着顿一下,空调吹不出凉风,怠速不平稳,还漏油、烧机油……这些“毛病”以前可都是他们的生意泉源。

而现在,情况可就大不一样啦,车子表现得稳稳当当,少了那些烦心事,开起来更顺心。

一辆整合到台架上的纯电动车,根本没有变速箱,电驱几乎不出毛病,电池出现问题就直接换整套,连修车师傅都说“根本没法修”……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你觉得他能不着急吗?

更让人觉得咱们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来的实在太快了。

2021年,新能源车还算是个刚刚冒出来的“新鲜玩意儿”。

到2025年呢,大概每两辆新车里,就会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要是传统油车的数量一直下降的话,整个熟悉的产业链——从保养换油到修理翻新的这些环节,可能就真的“没活儿可做”了。

所以大家才会这么激动,这么讨厌国产车。

万万想不到“国产汽车”开始崛起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了!-有驾

实际上,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在“评价国产车的优劣”或者说是在“客观分析国产车”。

其实,他们只是不太准备好,去迎接一个变得越发真实、又不再那么熟悉的世界。

那个“低端配置、价格偏高、三缸发动机还偷工减料”的时期,真正的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你曾经不屑一顾、劝朋友别碰的“国产车”,如今正逐渐迈入千家万户的家庭,走向国际舞台,一辆一辆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看看是哪个在不断向前,哪个还在原地踏步,又是谁在为自己鼓掌,谁又在脚踏实地走路——

其实这些都藏在销量里,也都反映在你每天走过的路上。

有人不愿意接受也没啥,但历史一直都不会在意谁的面子,是吧?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