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集体倒戈,问界M9凭啥,改写50万级豪华车规则

说真的,今年广州车展上BBA的展台,透着一股英雄迟暮的萧索感。

以往那地儿,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不是“三叉星”就是“蓝天白云”,销售们个个西装笔挺,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可今年,最挤的地方,居然是一个叫“问界”的牌子,主角,是那台M9。

这画面怎么说呢,就好像一场江湖大佬的聚会,结果全场的焦点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给抢了,老炮儿们心里能不堵得慌吗?

堵也没用,数据就拍在那儿,赤裸裸的,不带一点感情。

今年1到10月,问界M9卖了10.06万台。

什么概念?

老对手宝马X5,卖了5.55万台;奔驰GLE更惨点,2.70万。

也就是说,这俩德国优等生手拉手,都打不过人家一个。

这事儿就有趣了。

老板们集体倒戈,问界M9凭啥,改写50万级豪华车规则-有驾

那些过去只信奉德国机械美学,张嘴“驾控”、闭嘴“传承”的老板们,怎么就一夜之间集体倒戈了?

你非要说这是华为光环加持,或是所谓的“情怀消费”,那格局就小了。

能掏五十多万买个“大玩具”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的钱,可比谁都聪明。

说白了,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套全新的“豪华”逻辑,一套BBA想给,但暂时还没给明白的逻辑。

就拿“安全”这俩字来说吧。

BBA怎么跟你讲安全?

他们会告诉你车身结构多牛,拿了欧洲哪个哪个五星认证。

问界M9也讲,但它讲得像个技术宅。

什么9800吨一体化压铸的“玄武车身”,听着就不好惹。

老板们集体倒戈,问界M9凭啥,改写50万级豪华车规则-有驾

可这玩意儿,说难听点,只是个物理外挂,属于被动挨打时的“金钟罩”。

M9真正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它的“法术防御”——那套几乎不讲道理的华为智驾系统。

192线激光雷达,你瞅瞅这数字,就跟给车安了个千里眼似的。

它不是在你快要撞墙时才鬼叫一声,把你吓个半死,而是能在你动歪心思之前,就提前预判了所有可能。

官方说浓雾天里,它能以90公里的时速稳稳刹停在静止障碍物前。

这感觉就像你玩游戏开了全图挂,整个战场的迷雾都被清空了,别人还在摸黑走路,你已经站在上帝视角了。

这种把不确定性掐死在摇篮里的“掌控感”,对那些商场上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人来说,比什么真皮座椅的触感,诱惑大多了。

如果说这种近乎作弊的“安全感”是敲门砖,那M9的那个智能座舱,就是让人彻底沦陷的温柔乡。

以前我们说豪华,是坐进去,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软的。

现在呢?

老板们集体倒戈,问界M9凭啥,改写50万级豪华车规则-有驾

M9告诉你,真正的豪华,是我能“猜”到你想干嘛。

你试想一下这个画面:你刚从一个饭局溜出来,被酒精和无效社交搞得精疲力尽,瘫进驾驶座,只来得及哼唧一声“我想休息”。

下一秒,座椅缓缓放倒,天窗自动调暗,车机屏幕上烦人的工作群消息全被屏蔽,系统甚至还联动你的手表,给你放了一段海浪声的白噪音。

这时候,你还会在乎这车的零百加速是快了0.1秒还是慢了0.1秒吗?

后排娃儿想看动画片,根本不用你回头吼,小声嘀咕一句,四音区识别就精准捕捉到了,屏幕秒切《熊出没》,顺手还把防蓝光模式给开了。

这种无微不至,甚至有点“卑微”的服务,是那些骨子里还透着傲气的传统豪车学不来的。

他们还在教你怎么用车,而M9已经在学着怎么伺候你了。

当然,总有那么一帮“原教旨主义者”会跳出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个没有灵魂的电子产品,毫无“驾驶乐趣”可言!

这话吧,你要是个非得在山路十八弯里找快感的硬核玩家,或许有那么点道理。

可问题是,咱就说句实在的,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你每天面对的是什么?

老板们集体倒戈,问界M9凭啥,改写50万级豪华车规则-有驾

是“红色停车场”一样的环路,是永远修不完的路,是无休无止的加塞和龟速车。

在这种环境下,你跟我谈什么“人车合一”的劈弯快感?

远不如一个能帮你自动跟车、解放双脚的聪明系统来得实在。

这其实就是一场“代际战争”。

问界M9干的事,和当年iPhone干掉诺基亚,没什么本质区别。

它根本不屑于在你擅长的领域跟你比,比如比谁的按键手感更好。

它直接换了个赛道,告诉你:大人,时代变了,未来的游戏规则,我说了算。

所以你看,这哪是什么简单的销量逆袭,这分明是一次对“豪华”定义权的公然抢夺。

它用一套全新的、更懂中国人的智能逻辑,给那些还在打瞌睡的德国巨人,狠狠上了一课。

老板们集体倒戈,问界M9凭啥,改写50万级豪华车规则-有驾

而这,恐怕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