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这波操作,属于是不装了,摊牌了。当大家看到这个纯电卡宴的谍照,特别是那张跟Taycan差不多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时,就该明白,所谓的设计传承,在电动爹时代,就是一个笑话。本质上,就是把Taycan这块压缩毛巾,扔水里泡发了,变成了卡宴。你看那个封闭式格栅,那个四眼大灯,典中典了属于是。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主角练成了分身术,结果所有分身都长一个样,顶多就是有的胖点,有的瘦点。保时捷现在就是这个状态,悟了,但没完全悟。
为什么这么搞?因为保时捷心态崩了。你看啊,以前的汽车江湖,大家讲究个门派和传承,保时捷是昆仑派,发动机轰鸣是心法,赛道圈速是剑招,大家比的是内力深厚。现在呢?时代变了,一群拿着加特林的“莽夫”冲进了武林,上来就是“哒哒哒哒”一顿扫射,管你什么剑法,直接给你轰成渣。理想、蔚来、问界这些新势力,就是这群莽夫。他们不跟你讲什么驾驶乐趣、品牌底蕴,他们直接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塞进车里,然后告诉你,我这车能K歌、能露营、能带娃,就问你怕不怕?
保时捷怕不怕?怕,怕得要死。所以它必须反击。但怎么反击?继续讲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故事?大哥,现在的小年轻连手动挡是啥都不知道了。所以保时捷的选择是,打不过就加入。你不就是堆料吗?我比你堆得更狠。你三块屏?我也三块屏,我还给你加个AR-HUD,87英寸,直接在你挡风玻璃上看IMAX。你的中控屏能打游戏?我的副驾屏也能,让你老婆在旁边安静地追剧,别打扰你感受推背感。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如果说以前大家是在餐厅里比谁家菜好吃,那现在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在废墟上开银趴。
你看这个内饰,三块大屏,曲面的,恨不得把整个中控台都变成屏幕,生怕别人不知道它有电。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卡宴的中年人,看到这个内饰的第一反应是眩晕。以前的保时捷,是机械质感的艺术品,现在这个,是网吧包厢的豪华升级版。它所有的设计都在呐喊一件事:我很智能!我很有科技感!快来看我!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满身肌肉的硬汉,突然穿上了粉色蓬蓬裙,开始跳起了“机你太美”。不能说难看,只能说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然后就是最魔幻的部分,动力。一千马力。一千马力,你疯了吗!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两台法拉利458的马力捆在一起,塞进一个家用SUV的壳子里。这已经不是在谈性能了,这是在拼修为。当下的高端电动车市场,大家已经不是在造车了,是在修炼。蔚来ET9是“渡劫期”,仰望U8是“大乘期”,保时捷这一千马力,奔着“飞升”就去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我们还在研究三体运动,你们地球人已经开始把恒星发动机装车上了。
但问题来了,这一千马力,给谁用?在市区里,你的最高时速是60公里。你开着一台能跑400公里时速的“陆地飞行器”,结果被一个骑着老头乐的大爷别在路口。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一千马力,在那一刻,唯一的用处就是让你的电表转得更快一点。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现实解构,再牛逼的技术,也干不过中国复杂的路况。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保时捷比作一个急于飞升但又怕走火入魔的修仙者,可能有点侮辱修仙者了。它更像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祖上阔过,现在为了维持体面,不得不去干点自己以前看不起的“脏活累活”。比如,跟一群愣头青去卷配置,卷马力。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焦虑。
讲真,我有时候在地下车库看到那些贴着“沪C”牌照的帕拉梅拉,就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魔幻。买保时捷的人,真的在乎你多了两块屏幕,快了0.5秒吗?不,他们在乎的是那个盾牌标。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保时捷也一样。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一种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这个那个不好,他会觉得你在亵渎神灵。保时捷的信徒也是一样。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保时捷现在做的,就是用一千马力的电动爹,来给这份信仰进行“赛博续费”。
所以,这台电动卡宴的最终宿命是什么?很简单,它不需要战胜理想,也不需要干掉蔚来。它只需要继续叫保时捷就行了。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也没用。因为它面对的,根本不是同一批客户。它的出现,是为了告诉那些老车主:你看,我们没掉队,我们也能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同时告诉那些新贵:你看,我们既有底蕴,又有科技,你们要的“逼格”,我这里能“加大加大再加大”。这个名字,就是它最硬的“金钟罩铁布衫”。至于产品本身到底怎么样?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些都不重要。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