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

节假日但凡你动了开车上高速的念头,就约等于主动报名参加了一场大型社会行为艺术,主题是“论人类如何通过精密的规划,实现整齐划一的拥堵”。

你以为自己凌晨三点出发是错峰,其实全小区的显眼包都在地下车库跟你打招呼;你以为自己规划的路线是天选之路,结果导航地图红得像你刚被老板痛骂过的眼眶。而在这场盛大的行为艺术中,最高潮的部分,永远发生在高速服务区那个小小的,闪着绿光,却比环球影城VIP通道还难进的充电桩旁边。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在这里,一张写着“60多号”的排队小纸条,堪比一线城市摇号资格,充满了对未来的渺茫希望和对当下的沉重绝望。纯电车主们坐在车里,把“空调自由”活成了“开窗通风”,手机电量和车机电量比赛着谁先归零,共同谱写了一曲悲伤的城市中产返乡进行曲。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究竟是什么,把一个原本应该“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科技童话,搞成了一场高速上的饥饿游戏?这锅,得分着往外甩。

首先,得把第一口锅甩给那些“既要又要”的增程车主。

咱们先说清楚,技术路线没有原罪,存在即合理。增程车的诞生,本质上是为了治好用户的“里程焦虑癌”,用一个烧油的充电宝,给你一颗随时能跑的定心丸。这产品逻辑,在日常通勤,简直是完美闭环。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但在国庆这种极端压力测试下,这个逻辑就裂开了。增程车那个小电池,容量不大,充电贼慢。这就好比你去吃自助餐,战斗力明明只有一盘,但你非得占着那个烤全羊的炉子,慢悠悠地给自己片肉,后面排着队的壮汉饿得眼冒金星,恨不得把你连人带炉子一起扔出去。

纯电车主是真没得选,电就是命。增程车主是有得选的,油箱里有油,服务区有加油站。但他们偏不,为啥?因为人性。他们买这车,一半的心理账户是记在“省钱”这个科目下的,现在油价这么顶,让他去加油,就等于承认自己这波“省钱”操作的失败。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于是,他们宁可排队四小时,充电一小时,用宝贵的人生耗死自己,也要省下那两三百的油钱。这种个人层面的“理性”,直接导致了公共资源的集体性灾难。这就叫瞎积薄发,发在了不该发的地方,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手机电量红了。车机电量也红了。车主眼眶直接红了。怎么办?凉拌。你除了祷告那个占着超充桩给小电池补电的增agger大哥发善心,还能干嘛?

然后,第二口锅,必须甩给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基建。

打开各种APP,你看数据,会觉得一片大好。全国充电桩总量几百万台,高速服务区覆盖率超过97%,甚至华为600kW的全液冷超充都给你安排上了,听着就跟星际穿越一样科幻。

但现实是,你修了F1赛道,架不住上面跑的全是老头乐。大部分存量新能源车,都是400V架构,根本吃不下超充桩那么大的功率。一个标定120kW的桩,实际输出60kW都算对得起你。这就好比你给关羽配了把手术刀,不是说刀不快,是用的人和场景都错了,纯属行为艺术。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运营商也很委屈,我总不能为了国庆这几天,把全国的桩都换成800V吧?那成本谁出?平时利用率怎么办?商业的本质是赚钱,不是做慈善。为了那1%的极端峰值需求,投入100%的冗余成本,这事儿放哪个CEO那儿都得被股东捶死。所以,数据上的“桩车比”很好看,但有效利用率,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的“有效周转率”,就是个笑话。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数据说桩够了。覆盖率97%了。甚至都上全液冷超充了。那为什么队伍还越来越长?因为数学题算不对人心。你永远算不出来,一个能加油的人为了省一百块油钱,愿意耗掉四个小时的人生。

最后这口锅,不大不小,得甩给被信息茧房困住的每一个“巨婴”司机。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当服务区里排队60号的时候,高速出口3公里外的县城商场里,充电桩可能空得能打羽毛球,电费还便宜三分之一。

但大部分新手司机就是不敢下高速。怕不认路,怕绕进去更堵,怕APP上的空闲状态是假的。他们被“服务区中心主义”牢牢锁死,宁愿在确定的痛苦中煎熬,也不愿意去探索不确定的解脱。这种决策路径,像极了那些在大公司里混吃等死,明知没前途却不敢跳槽的人。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这种“喂到嘴里”的依赖性,是所有平台和工具最希望看到的。你越懒,越依赖,平台的价值就越大。但当你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必然会在极端情况下崩溃的系统上时,崩溃的就是你自己。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所以,高速充电的困局,表面看是桩太少,本质上是人太多,而人心里的小九九更多。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增程车主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纯电车主被迫承受外部性成本,运营商在商业逻辑和公共服务之间反复横跳,而大多数人则被困在自己给自己画的圈里。整个高速充电网络,在节假日就变成了一个大型的黑暗森林实验。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最优解行动,最后的结果就是互相伤害,集体瘫痪。这不是商战,这是小学生打群架,没有章法,只有情绪。

这事儿有解吗?短期内很难。除非充电跟加油一样快,或者电费比油费还贵。但这两个,哪个听起来都不太现实。

也许,真正的解决方案,是明年国庆,老老实实买张高铁票。你不仅能把充电的四小时用来刷剧,还能顺便嘲笑朋友圈里那些正在服务区崩溃的朋友们。

别骂充电桩了,堵死高速服务区的,是那些开增程的“聪明人”-有驾

毕竟,成年人的快乐,有时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带点缺德。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