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自己的五菱宏光用它跑了 150 万公里没动过发动机,有人说保养一次才花 两百多块,比邻居家的日系车省一半钱。
后来君查了些数据才发现,这台「1.5L 自然吸气发动机」还真不是普通货色,能被称作 “神机”,背后藏着不少大家没注意到的门道。
先别急着聊技术,我们先看最实在的 ... 可靠性。
懂的都懂,对老百姓来说,发动机好不好,首先看 “耐不耐造”。
君之前看到某货运平台 2022 年的统计,旗下用 L2B 的车辆,平均故障间隔里程能到 12 万公里,比同级别其他发动机高 30%。
有个跑城乡物流的大哥跟我说,他那台五菱宏光 S,从 2018 年开到现在,每天拉两吨货跑三百多公里,除了正常换机油、滤芯,发动机连螺丝都没拧过。
你可能会问,为啥这么耐用?
其实关键在两个地方:一是缸体用的「高强度铸铁材质」,虽然比铝缸体重一点,但抗变形能力强太多,拉重载的时候缸体不容易出问题;
二是曲轴做了强化处理,比普通发动机粗 2 毫米,承受扭矩的能力强,跑烂路也不容易断。
再说说适配性,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
L2B 不是只装在五菱宏光上,你去看雪佛兰科沃兹、早期的别克英朗、宝骏 510,甚至五菱凯捷的低配版,用的都是这台发动机。
从拉货的微面,到家用的轿车,再到小型 SUV,跨度这么大的车型都能用,这在发动机里可不常见。
为啥能做到?
因为它的动力参数太均衡了。
国六版本的 L2B,最大功率是 83kW约 113 马力,扭矩 146.5N・m,这个动力拉 1.2 吨的五菱宏光不肉,推 1.3 吨的科沃兹也够劲,甚至带 1.4 吨的宝骏 510 跑高速,120 码转速也才 3200 转左右,不会太吵。
不像有些发动机,要么拉货不够力,要么家用太费油,L2B 刚好卡在一个 “万能” 的区间里。
然后是经济性,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点。
先看油耗,君有个朋友开科沃兹,市区通勤每天 20 公里,红绿灯多,百公里油耗也就 5.8 个油,加 92 号油,算下来每公里才四毛钱。
要是开五菱宏光拉半吨货,高速上油耗大概 6.5 个,比同排量的某日系微面还低 0.7 个。
再看维修成本,这才是 L2B 的 “杀手锏”。
举个栗子,换一套原厂火花塞,L2B 的才 80 块钱,而某日系 1.5L 发动机的要 150 块;
换机油滤芯,L2B 的 25 块,别人的得 40 块;
就算是换正时皮带,L2B 全套下来也就 300 多,比很多发动机便宜一半。
有个修车师傅跟我说,L2B 的零件太好配了,不管是一线城市的 4S 店,还是县城的小修理厂,都能找到件,而且价格透明,不会被坑。
可能有人会说,L2B 技术太老旧了,没有涡轮增压,也没有直喷,现在都流行小排量涡轮,它算啥 “神机”?
君倒觉得,这恰恰是 L2B 聪明的地方。
你想,买五菱宏光、科沃兹的用户,要的不是百公里加速多快,而是稳定、省钱。
涡轮增压虽然动力强,但后期维修贵,涡轮坏了换一个得几千块,而且得加 95 号油;
直喷发动机容易积碳,每隔几万公里就得洗节气门、挖煤,又是一笔钱。
L2B 用的是「多点电喷 + DVVT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虽然不新潮,但成熟,不容易出问题,加 92 号油就行,刚好贴合目标用户的需求。
说白了,不是它技术不行,是它太懂用户要啥了。
再看市场穿透力,这一点能说明它的 “神”。
据上汽通用五菱 2023 年的公开数据,L2B 系列发动机累计生产已经超过 550 万台了。
啥概念?
相当于中国每 20 台乘用车里,就有 1 台用的是 L2B。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路上跑的微面、小型轿车里,十台有七八台是 L2B。
君去年去老家县城,发现出租车全是用 L2B 的科沃兹,问司机为啥选这个,师傅说:“跑一天 300 公里,油钱比别的车省 20 块,一年下来就是 7000 多,而且坏不了,不耽误挣钱” 你看,它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是靠用户口口相传卖火的,这种口碑可不是随便一台发动机能有的。
还有个点大家可能没关注到,就是 L2B 的升级能力。
国六排放实施的时候,很多发动机为了达标,加了颗粒捕捉器后就出问题,要么动力下降,要么捕捉器容易堵。
但 L2B 改国六的时候,只是微调了喷油嘴和排气系统,没怎么动核心结构,结果不仅达标了,动力还没降,油耗也没涨。
有测试数据显示,国六版 L2B 的百公里加速比国五版还快 0.3 秒,油耗反而低了 0.2 个。
后来君查了才知道,通用在改国六的时候,给 L2B 加了「智能喷油控制」,能根据工况调整喷油时机,既减少了排放,又没影响动力,这波操作确实厉害。
可能还有人好奇,L2B 为啥能做到这么均衡?
其实跟它的研发背景有关。
这台发动机是通用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早期参考了通用全球小型发动机平台,但后来做了很多本地化调整。
比如中国农村路况不好,就强化了悬挂和发动机支架;
中国人喜欢拉货,就加粗了曲轴;
中国人对油耗敏感,就优化了气门正时。
不像有些外资品牌,把海外的发动机直接拿过来用,不适应中国路况,自然问题多。
L2B 是 “量体裁衣” 做出来的,能不贴合需求吗?
君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L2B 的改装潜力。
虽然它是自然吸气,但民间有不少玩家折腾它。
比如有人给 L2B 刷了 ECU,把最大功率提到了 95kW约 129 马力,扭矩提到 160N・m,装在五菱宏光上,居然能跑赢不少 1.0T 的车型。
还有人给它换了高流量进气和排气,动力没涨多少,但声浪变好听了,开着像小跑车。
当然了,这种改装不常见,大部分用户还是用它老老实实拉货、家用,但这也说明 L2B 的底子好,不是那种 “一潭死水” 的发动机。
最后君想总结一下,L2B 之所以被称作 “神机”,不是因为它有多高端、多先进,而是因为它太 “懂” 中国用户了。
老百姓要耐用,它就用铸铁缸体、强化曲轴;
要省钱,它就做低油耗、低维修成本;
要实用,它就适配各种车型。
它就像一个 “万能工具”,不管你是拉货谋生,还是家用代步,它都能胜任,而且不会给你添麻烦。
现在很多发动机追求参数漂亮、技术新潮,但忘了用户最根本的需求是什么。
L2B 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盯着 “实用” 两个字做,反而成了大家口中的 “神机”。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和虚构情节,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