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座大空间,零跑C16家用SUV体验记
有天在小区门口碰到邻居老刘,他正蹲着研究新买的车,说是刚提了辆零跑C16。我凑过去一看,这车个头不小,近5米长,六座布局,还真挺唬人。老刘一边擦玻璃一边念叨:“这2+2+2排布,比我以前那7座强多了,进出第三排不用钻来钻去。”我试着坐进第二排,那俩独立座椅果然宽敞,中间还留了条通道,大人孩子都能轻松走到后面。
后来我们几个带娃的爸妈聚会时聊起这事,都说MPV虽然能装,但总觉得开起来像送快递的,不如SUV自在。C16倒好,把MPV那点舒适和空间都学来了,还没那么笨重。师傅说它第二排靠背能躺得很平,有时候娃在上面写作业、吃东西也方便,小桌板还能当书桌用。我摸了一下椅子,是种环保发泡材料,不软塌也不硬邦邦。据说高配还有按摩功能,不过这个配置要看钱包厚度。
第三排原本以为就是“临时工”,结果进去发现脚下挖空处理过,两侧扶手、杯架都有,还有USB和Type C接口充电。靠背角度也能调,一米七五的人坐进去头顶腿部都有余量。这年头谁还不是全家出动?尤其暑假自驾游的时候,小孩老人都得照顾周全。有一次群里有人问三排安全咋样,有老司机回:后备箱那块有加强梁,加上靠背钢板加固,“追尾你放心吧,比不少七座靠谱。”
内饰风格嘛,很清爽,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按钮,两幅方向盘配怀挡,看着就舒服。一进门闻不到什么怪味,我媳妇最怕新车异味,这回连她都夸用了好胶水(其实是水性环保胶)。手机无线快充速度贼快,我试过一次,从20%冲到80%,喝杯咖啡功夫就满血复活。
前面的屏幕够大,中控14.6寸分辨率特别细腻,看电影刷导航跟iPad差不多。音响21个喇叭,据销售顺嘴提过,是奔驰同款供应商货色,低音震得连副驾驶储物盒都会嗡嗡响。不过有一点要注意,那块15.6寸吸顶屏属于选装件,要加1万块钱。有朋友犹豫到底值不值,其实二胎家庭偶尔长途路上让俩娃各自安静点,也算花得其所——但如果预算紧张,也不是非买不可。
智能化部分我琢磨半天,现在主流L2级辅助驾驶它都有,包括360°透明底盘啥的,用起来比早些年的摄像头方案灵敏不少。我亲戚家那个激光雷达版,说雨雾天气识别能力更强一点,而且5座入门直接标配雷达,这倒挺少见。不过自动泊车系统据说对窄巷子识别一般,上次老刘吐槽他家地下室转弯处卡壳两次,“还没我自己倒库稳当”。
动力系统分增程和纯电两套路线,我个人偏向280km增程版,多掏1万续航直接拉满,还支持400V快充。从30%冲到80%只要19分钟,对于经常短途通勤偶尔跨省的人来说相当友好。而且听修理厂师傅讲,它可能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包,“质量杠杠滴”。油耗低至0.67L/100km,据群友实测夏天空调开足踩高速,大概实际略高于官方,但总体还是比传统油混省心许多。
纯电版本580km/630km续航两个选择,高压800V平台让补能时间缩短不少。但有个冷知识——极端冬天北方城市快速充电效率会打折扣,上个月东北某地网友反馈零下十几度时从30%冲到80%,时间翻倍。所以南方城市用户更容易享受官方宣传速度,这点大家心里先打个底儿吧。
底盘结构采用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挂,再加可变阻尼减振(除了最低配),路感柔中带韧。“FSD”这玩意儿简单理解就是根据路况自动调整软硬,在烂路或者坑洼地方明显感觉比普通悬挂贴服些,不过有人反映激烈驾驶拐急弯侧倾还是会晃,所以真想飙的话还是慎重点哈!
外观造型方面,本地汽修店的小王第一眼看到直呼“大气”,整台车轮廓方正但线条利落,贯穿式灯带跟现在流行趋势接轨。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这种设计风格特讨国人喜欢,看着踏实又显档次。而且三联窗户设计,从侧面望过去视觉拉伸效果不错,让人误以为比实际尺寸还大一些。有趣的是,有朋友把C16停理想L6旁边拍照发群里,对比下来尺寸几乎旗鼓相当,只不过价格差了一截罢了。
养护方面目前没听谁抱怨啥毛病,就是冷启动偶尔抖一下,据技师分析可能跟发动机启停逻辑有关,并非故障。另外保养周期比较常规,更换机油滤芯费用合理,没有传言中的“新能源保养贵”问题。但建议每年检查一下高压线路与制动系统,因为双动力模式复杂程度稍微高些,该做体检不能偷懒——毕竟安全无小事嘛!
最后再补一句,本地二手市场已经开始收零跑C16准新车,不过行情暂未明朗。据业内哥们透露,新款上市初期二手残值普遍偏低,但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市场认可逐步增加,说不定未来还能涨回来。这类奶爸车型对于刚需家庭无论是一手购入还是将来置换升级,都算不上亏本生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