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大爆料!
车圈里那点儿事儿,今天咱就得好好说道说道!
话说,最近是不是感觉新能源车一股脑儿地往上冒?
各种新概念、新名词,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说实话,真到了掏钱买的时候,心里那点儿小九九,还是得回归到最实在的地方。
今天,咱就来聊聊一个让不少人纠结到抓耳挠腮的问题:这新能源车,到底能不能“跑长途”?
你别不信,这事儿现在可是社交平台上最火的“撕X”话题之一。
一边是“油车已死,电车万岁”的坚定拥护者,一边是“充电焦虑症”患者的悲惨控诉。
两边争得面红耳赤,那叫一个热闹!
说白了,这背后折射出的,就是咱老百姓对出行便利性的终极追求,以及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的真实写照。
我这用车社,也算是在车圈摸爬滚打多年,见过不少“风口浪尖”上的事儿。
从当年的“全民SUV热”,到现在的“智能电动车狂潮”,我算是操碎了心,也操碎了键盘。
今天,咱就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把这新能源车长途出行的“真相”,给您掰开了、揉碎了,让您心里那块儿石头,算是彻底落地!
首先,得说说这续航里程。
这玩意儿,就像咱钱包里的钱,越多咱越踏实,对吧?
新能源车主们,尤其是那些刚提了新车的,每天最关心的,可能就是这表盘上的数字。
从“满电”到“即将告罄”,那一跳一跳的,可真是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啊!
我有个哥们儿,刚提了一辆号称“续航超一千公里”的某品牌新车。
那叫一个神气!
逢人便说:“现在油价那么贵,我这车,加一次电,比你加一箱油还便宜,而且能跑得比你还远!”
听得我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好景不长。
没过多久,他一次回老家,足足跑了八百多公里。
结果呢?
到了服务区,那电量显示,已经红得发紫,心跳也跟着那数字一起加速。
他说,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比当年第一次去驾校考试还紧张。
生怕一不小心,就得在荒郊野岭“搭个帐篷”了。
所以说,这“续航里程”,它是个技术参数,但更是个“心理安慰剂”。
厂商给出的数据,通常是在最理想的工况下测出来的。
您想想,谁家开车,能一直保持那种“教科书式”的平顺驾驶?
高速上风阻大不大?
冬天开暖风耗不耗电?
夏天开空调累不累?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要打折扣的。
我曾经对一款新能源车做过实测,厂商标称的NEDC续航是600公里。
结果,在我日常综合路况下,跑了大概520公里就得考虑充电了。
这中间,还包括了一段高速,几段市区拥堵,以及频繁的启停。
所以,各位看官,这续航数字,您得打个七八折,心理上才能有个谱。
续航里程解决了“能跑多远”的问题,那“怎么充”就成了下一个关键。
充电桩,就跟加油站一样,是新能源车的“生命线”。
可这生命线,有时候,也挺让人“抓狂”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陪着一位朋友去外地办事,他开的就是辆新能源车。
结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充电站,发现好几个充电桩都坏了!
那场面,比春运火车站的排队还壮观。
大家伙儿,一个个围着那几个还能用的充电桩,焦头烂额。
还有更离谱的。
有时候,你兴冲冲地跑到充电站,结果发现,上面写着“设备维护中”。
这可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就好像你饿得前胸贴后背,结果发现餐厅门口写着“今日暂停营业”。
而且,这充电速度,也是个大学问。
快充半小时,慢充几个小时。
您想想,要是你赶时间,想赶紧把电充上继续赶路,结果一个慢充,够你喝一壶茶,刷几个短视频,甚至还能跟旁边车主聊上半天。
这时间成本,您算过吗?
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现在国家在大力推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城市里的充电桩数量和覆盖率都在提升。
尤其是在一些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配置也越来越好。
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开车去南方旅游,全程都靠充电桩补能,他说,感觉比以前方便多了,很多服务区都有快充,基本上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充个七八十的电量,足够他继续往前开了。
但是,这“靠不靠谱”,还得看地域。
在一线城市,您可能觉得充电桩到处都是。
可要是到了一些偏远地区,那可就得提前做好功课了。
不然,您就得体验一把“人在囧途”的感觉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伙儿心里可能都有个疑问:这新能源车,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跑长途了?
我的回答是:能,但得看你怎么衡量。
如果你特别看重“省钱”,那毫无疑问,新能源车在长途出行中,绝对有优势。
电费普遍低于油费,这账,谁都会算。
尤其是在油价居高不下的今天,那点儿电费,确实能省下不少。
但是,如果你更看重“省心”,那可能就得掂量掂量了。
长途出行,不仅仅是把车从A点开到B点。
它还涉及到,你有没有提前规划好充电路线?
你能不能接受在路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充电?
万一遇到充电桩故障,你有没有备用方案?
我记得前两年,我开着一辆燃油车,从北京开到上海。
全程大概1200公里。
我基本上就是每隔四五个小时,找个加油站,加满油,休息一下,继续往前开。
整个过程,大概花了十几个小时,但全程我都没怎么操心,就是感觉有点累。
而我那些开新能源车的朋友,每次长途出行,都像是在“玩一场策略游戏”。
他们得提前研究地图,规划充电点,计算充电时间,甚至还得考虑天气对续航的影响。
虽然他们省了钱,但那种“时刻提心吊胆”的感觉,有时候也挺让人头疼的。
而且,别忘了,新能源车的电池,它是有寿命的。
长途频繁充电,对电池的损耗,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虽然现在的电池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谁也不能保证,十年八年后,这电池还能给你提供多少续航。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就是个取舍!
如果你是个“技术控”,喜欢探索新事物,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适应,那新能源车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可以带你去更远的地方,让你体验到更安静、更平顺的驾驶感受。
但如果你是个“实用主义者”,追求的是“说走就走”的自由,不想在路上有任何不确定性,只想把精力放在享受旅途本身,那您可能还得再等等,或者,暂时还是燃油车更适合你。
当然,这只是我用车社的一家之言。
毕竟,每个人的用车需求、生活习惯都不一样。
有人说,新能源车就是未来,谁不拥抱谁就落伍了。
也有人说,充电焦虑症,是新能源车最大的“硬伤”。
我倒是觉得,技术在发展,市场在变化。
现在的“不靠谱”,可能就是明天的“常态”。
也许再过几年,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多,电池技术突飞猛进,长途出行,真的就跟喝白开水一样简单了。
有意思的是, 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朋友圈里又有人在晒他们开着新能源车去西藏的照片了!
我当时就想:这哥们儿,是真牛,还是真“敢”啊?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买车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