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十个月、一万多公里的极狐阿尔法T5真实用车体验(实话实说)
我开这辆极狐阿尔法T5已经十个月了。里程数嘛,差不多一万三千多公里。刚买车的时候,主要就是觉得新能源车不用再操心燃油,省事省心。其实外形挺顺眼的,比较对胃口,就下了手。这十个月的体验挺复杂的,也有优缺点,想给跟我一样在考虑入手或者刚刚买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一、驾驶感受
这个车起步挺平顺的,没有那种顿挫感。油门线性,踩几乎没有咚一声的突兀。高速上并线或者超车,动力都反应得稳稳当当的,不会突然蹿起来,让人心跳加速。方向盘握感还不错,不重也不轻,几乎你转一圈不用费太大劲。城市堵车最烦的事就是手臂酸,这辆车的方向盘还算顺手,不会让人觉得累。
车内的隔音做得可以,风噪和胎噪都控制得还行,听歌时不会受干扰。可能因为知道车身的结构,感觉底盘的振动也控制得不错,特别在平整的路面上,开的顺畅,心里也更踏实。
不过操控感受毕竟和老牌的豪华品牌比还差点火候,追求极致的都能挑出点毛病。其实我也经常在想:是不是新能源车就得委屈点在底盘质感上?或者说,厂家是不是为了节能,优先考虑电池铺层,牺牲了部分车身的扎实感。
二、续航与充电
这个点一直是我最纠结的。日常市区通勤基本没啥问题,可能开一两次出远门,续航还能维持在300左右(不确定具体数值,估算)。但你稍微开快点,开空调,续航一掉再掉。比如我有次出去玩,差不多离家百公里,回来时剩下两成电,看得我直冒汗。
家里装了个慢充,晚上充完满,早上就能用。遇到外出,快充就成救命稻草。之前跑高速途中遇到个快充桩,排队等待很尴尬。充电桩的兼容性,有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充电枪测试好久,毕竟不是每个场合都方便,尤其在偏远地区,充电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价格方面,充电成本远低于加油,心里踏实——尤其考虑到一涨,充电越发实惠。
充电这块我没细想过,但感觉未来如果充电基础设施能再完善点,没准新能源的优势会更明显。可能0-100公里成本(包括充电费)比燃油车便宜一半多吧(当然没有细算,仅凭感觉和经验)。快充的稳定性和低温表现,还是让人头疼。有几次冬天快充缓慢,设备似乎抗寒能力不够。
三、车内空间与做工
空间嘛,还是给我的城市家庭用户一个够用的评价。后排空间,身高178的我坐进去,腿还能翘得起,后排座椅的宽度也完全够日常家庭成员使用。后备箱,装个购物袋或几箱生活用品,没问题。
内饰中规中矩,塑料感还是有点明显,质感比不上豪华的品牌。用料上,跟同价位的/a(到)别的国产新能源比,还算可以接受,但要说豪华感,显然是不够的。有个细节我特别记得,刚开始我以为加个挡风板能多高级点,结果发现,真的做工还得再加强些。
四、车机与辅助驾驶
这方面表现还不错。车机流畅,系统响应挺快,就像用手机一样。导航、语音识别都算实用,尤其在城市导航上,偶尔会说出一些奇怪的指令,但总体还算好。从软件升级的频率来看,极狐新版本不断推送,有点像手机每个月的系统更新。每次升级后都能有点改善,算是厂家的诚意。
在高速上跟车辅助,压到一定速度后会帮你保持车道,减轻了不少疲劳感。不过在繁忙的城际高速上,有时候识别系统会出现失灵,那回归手动操作就麻烦点。也许东北冬天雪多,识别环境有限,技术还在完善。
五、维修和养护
我只做过一次小保养,换了个机油滤芯,顺便检查下刹车液。售后态度还算可以,等候时间多半在30分钟以内(还算可以接受吧),不过预约体系还可以再优化点。有个朋友说,新能源车零部件价格不算便宜,特别是电池和电机,要换也不太容易。
偶尔车子会出现APP崩溃或者蓝牙连接不稳的情况。这个我觉得就是软件问题,厂家OTA经常修。养车的成本明显低于传统燃油车,零配件少,维修频次也较低。其实我觉得,电池的保值率是个未知数,不知道未来保值空间会不会变差。
六、优缺点总结
优点说白了,就是操控平顺,动力线性,日常用车很省心;智能化体验还不错,软件能跟得上节奏;车内空间适合家庭日常需求。
缺点,主要是续航和快充,影响实际使用体验。比如高速跑多远我都不敢太乐观,开空调还会掉电快一点。内饰方面用料一般,没有特别豪华的感觉。出远门充电有时候排队,兼容性差,真耽误事。
七、给考虑买这个车的三句话
如果你住在城市,有家中的充电桩或者方便的快充站,这车挺适合的。要是经常出远门,或者对续航有特殊需求,得三思——真算了,就是说你得有所取舍。追求那种豪华、高级内饰体验?这车可能不是最优选择;毕竟,材料用料只是够用。我敢打赌,十个月下来,出问题的也没遇到什么大毛病,除了偶尔APP崩溃,整体算稳定。
讲真,虽然养车成本低,二手市场也波动大,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挺满意的。唯一希望是:厂商在续航稳定、低温快充能力、车机的生态和OTA推送方面,能再多下点功夫(这段先按下不表)。
要我说,这车挺实用,纯城市家庭的帮手。高速远行还得考虑续航,但如果不太依赖长途,日常用得还挺顺心。你觉得,到底还要等待第几代新能源车,才能真正迎来完美的平衡点?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