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行至中途,客车行业在转型阵痛中孕育新机。上半年,行业在政策调整与市场重构的双重作用下砥砺前行,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其重点关注的27家客车企业共销售6米以上客车13242辆,同比增长25.53%,环比增长48.54%。这一“双增长”的“期中答卷”,既反映了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展现了客车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稳健表现和适应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客车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的深入实施,叠加暑期旅游旺季带来的市场需求回升,业内普遍预计下半年客车行业将延续回暖态势。
6月:宇通遥遥领先,金龙中通分列二三,安凯强势挺进前四
具体来看,2025年6月份6米以上客车销量排行榜中,宇通客车以5160辆的销售业绩,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21.84%,环比大增98.39%,市场份额高达38.97%,相比5月份提升近10个百分点,实现了遥遥领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宇通成为该月唯一销量突破5100辆的企业,其单月销量甚至超过第二至第六名企业的总和,充分彰显了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表现既印证了宇通客车深厚的品牌积淀,也反映出其在产品力、渠道布局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厦门金龙的销量为1436辆,由5月份的第五跃升为第二,同比增长32.96%,环比大增107.81%,市场份额为10.84%,相比5月份提升逾3个百分点。
中通客车保持第三,销量为1026辆,环比增长2.50%,市场份额为7.75%。
安凯客车销量为884辆,由5月份的第六跃升为第四,同比大增172.84%,环比增长76.10%,市场份额为6.68%,相比5月份提升1.05个百分点。
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居第五,销量为829辆,市场份额为6.26%。
前十强企业中,包含安凯客车(同比大增172.84%)、厦门金龙(同比增长32.96%)、宇通客车(同比增长21.84%)、福田欧辉(同比增长16.09%)在内的六家企业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幅最高的是吉利商用车,高达2250.00%,这主要是由于其上年同期基数较低。
环比增长的企业有厦门金龙(环比大增107.81%)、宇通客车(环比大增98.39%)、安凯客车(环比增长76.10%)、金旅客车(环比增长11.38%)、中通客车(环比增长2.50%)等七家企业。其中,环比增幅最高的是亚星客车(环比增长115.67%),这同样是受其原有基数较低的影响。
6月份,客车行业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的企业包含宇通客车、厦门金龙、安凯客车在内的五家企业。这些企业的优秀表现,为正处于转型调整期的客车行业带来了积极信号。
上半年:“两通三龙”领跑优势凸显,七企业实现同比增长
2025年上半年,行业共销售6米以上客车55857辆,同比增长6.58%。
在具体排名中,宇通客车凭借18187辆的累计销量稳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高达32.5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宇通客车的销量超第二、第三、第四名企业的销量总和。这一亮眼的市场表现,生动诠释了宇通客车的品牌实力,也真切反映了市场对其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
中通客车以5839辆的累计销量保持第二,同比增长2.38%,市场份额为10.45%。
厦门金龙从前5月的第五跃升为第三,累计销量为4987辆,同比增长5.79%,市场份额为8.93%。
第四名依然是苏州金龙(海格客车),累计销量为4547辆,市场份额为8.14%。
金旅客车位居第五,累计销量为4379辆,同比增长10.61%,市场份额为7.84%。
前十强企业有七家企业实现了累计销量的同比正增长。其中,吉利商用车同比增幅最高,高达318.41%,这主要是由于其上年同期基数较低。
从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数据来看,客车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以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为代表的“两通”和厦门金龙、苏州金龙(海格客车)、金旅客车组成的“三龙”持续领跑,五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达到67.92%。
结语:
站在2025年的中点,回望客车行业的上半年,既有顺境中的意气风发,也有闯关夺隘时的深谋远虑。
转身迈向下半年,征途已在脚下。愿所有躬身前行的客车行业奋斗者,都能带着破局的韧劲与热忱,在浪潮中劈波斩棘,用实干与坚守,写下属于这一年的“破局新篇”。
(本网原创 作者:小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