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辆比亚迪海豚电动车从泰国罗勇府工厂整装待发,穿越半个地球驶向英国、德国和比利时——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汽车出口,而是中国电动车全球化战略的一次华丽转身。
8月25日,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宣布其泰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车首次出口至欧洲市场。这批电动车由比亚迪自有滚装船“比亚迪·郑州号”执行运输任务,标志着比亚迪的全球供应链与海运体系进一步完善。
01 战略布局,泰国成为全球战略枢纽
比亚迪泰国工厂位于罗勇府WHA工业区,占地约96万平方米,是比亚迪在海外的首座乘用车生产基地。该工厂去年7月才投产,涵盖了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全流程。
令人惊叹的是,从建厂到投产仅用16个月。这家年产能达15万辆的工厂已经成为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基地,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更为出口到欧洲等市场提供保障。
02 背后原因,规避壁垒与贴近市场
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9%至35.3%不等的额外关税,大幅限制了中国电动车直接出口欧洲的能力。比亚迪通过泰国工厂生产并出口欧洲,巧妙地规避了这些贸易壁垒。
泰国与国际市场间的良好经济联系成为理想选择。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官员表示,这不仅是对比亚迪的认可,也是泰国的骄傲。泰国政府正积极推动并支持此类投资,以强化本国在区域和全球电动车产业中的地位。
03 中国电动车,东南亚市场占据主导
在东南亚市场,中国电动车已经取得了惊人成功。在泰国,每卖出10辆电动车,就有7辆是中国品牌;在印尼,五菱包揽了销量前五名,将日系车挤下畅销榜。
2023年,比亚迪在泰国注册上牌量达30,650辆,成为该国年度纯电动车销售冠军,品牌市占率超过40%。2025年6月,比亚迪甚至成为泰国第二畅销汽车品牌,超越本田,占据11.9%的市场份额。
04 深入挑战,信任与基础设施困境
中国电动车在东南亚的崛起并非没有挑战。泰国电动车销量仅占汽车总量的14%,剩下86%仍是燃油车的天下。越南市场更是被本土VinFast垄断了95%的电动车市场。
信任问题也需要时间解决。37%的泰国人因“质量担忧”拒绝中国车。日本车企用60年织就了一张铁网:泰国1200家丰田4S店覆盖城乡,而中国品牌因缺核心部件,维修常要等两周。
金融支持也是关键因素。丰田二手车贷款通过率85%,中国品牌在印尼仅37%。当越南年轻人月薪仅3100元人民币时,金融杠杆成了销量的生死线。
05 全球棋局,多区域布局打破壁垒
比亚迪不仅在泰国布局,还在匈牙利规划建设占地300公顷的电动汽车工业园,预计总投资达45亿美元。宁德时代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规划产能为100GWh。
这些布局显示中国车企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出口,而是要实现技术、品牌和产业链的全面出海。欧盟的关税壁垒反而加速了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布局多元化。
06 产业影响,中国电动车改变全球格局
中国电动车的全球化正在改变整个汽车产业格局。比亚迪在2024年6月进入《2024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位列第七,成为唯一一家入榜的中国汽车品牌。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比亚迪研发人员已突破10万大关,去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7%至约400亿元,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8万项。这种技术导向的战略路线正在全球市场获得回报。
比亚迪泰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车正驶向伦敦、柏林和布鲁塞尔的街道。不仅比亚迪,上汽旗下的MG名爵子品牌在欧洲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有望突破30万辆。
中国电动车全球化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品牌和产业链的全面出海。丰田、大众等传统巨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新现实:他们曾经的追随者,正在成为规则改变者。
各位读者,您认为中国电动车企业能否在未来五年内真正打破欧美日车企的全球霸主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