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灯的滴答声里,展厅角落蹲着两款崭新的油车,一辆高尔夫GTI和一台迈腾,车门打开带出隐约的汽油味和座椅褶皱里藏着的皮革香气。外头是铺天盖地的新能源广告屏,里面闪烁着“智能驾驶”“低碳出行”的大字,静静的燃油车却像闹剧散场后还杵在台上的旧演员,被光影孤立,却不肯下台。如果你此刻刚攒够预算,要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生第一部车,你会理直气壮地选台油车吗?还是忍不住去隔壁体验那台屏幕贼大的电车?
这一年,新能源确实风头无两。地铁站外的灯箱广告上连小学生都认识小鹏、阿维塔这些新晋“明星”,社交平台更像新能源与燃油党常年拉锯的擂台。但如果细究到数字层面,油车时代似乎远未落幕。乘联分会的数据板上,1-7月,燃油车依然卖出627万辆。燃油车企业非但没就范“躺平”,反而纷纷上新,啥A5L、揽境、UNI-V、星途揽月,一个没落,一个排面,堪比当年诺基亚功能机时期最后的百家争鸣。
说到底,还在买燃油车的人是谁?
多半是对“发动机”有执念的玩家、腰包精算的普通家庭,以及“用场景说话”的务实派。销售小王五年阅人无数,说现在来看油车的客户,目标旗帜鲜明,纠结和优柔少了,一来就要操控、动力、终端价,基本不问“电车有没有优惠”。有个95后小伙买GTI,坦言那台发动机的咆哮、换挡的机械感让人生起仪式感,跟电驱的无声高铁起步完全不是一路味道。有人拿油车当“玩具”,有人拿当信仰,甚至乐得养毛病、改装花五万也觉得值,人生有几样大件是真正快乐的呢?对他们来说,油车不是四个轮子,是成年人的乐高——能够亲自动手、体会成败。
另一端,买油车是因为算账的,比如李女士,掐指一算,现在同级燃油车的终端落地比电车便宜好几万。多数普通人买车不是为了“拿去赛道刷圈”或者“坐进宇宙飞船”,日常通勤、接娃买菜,够用省心最关键。新能源卷得让油车降价,部分油车去年到今年跌幅10%-15%,大家都是糊口人,钱袋子说了算。价格一低“魅力指数”立涨,J.D.Power的数据里,燃油车魅力指数高于往年,主要靠着“经济性”加了17分。
再往下拆,场景本身决定选择。常跑长途或者南北穿梭的,比如郄女士,每个月得回老家,三天两头高速自驾,即便电车宣传得再美,哪怕“百公里电耗低”“高速加速快”,补能焦虑依旧能掐得人气绝。“找不到充电桩,等着让人焦虑。”长时间停放的风景也不太美,电车趴窝掉电心跳800米。油车扳动钥匙——只要没跑空,放两周也一拧就能点火,省心耐造,不兴什么远程维护、定期插电保电池健康。
看着像众生相,实则路数并不新鲜。油电并存,像极了功能机和智能机的当年。十七八年前,苹果刚端出第一杯“智能化咖啡”,诺基亚还没意识到那最后一次高峰已近终点。“功能机用户”有自己的用机哲学:长续航、无需学新操作,收个短信、打个电话,一台机器用十年。如今的油车用户,骨子里正是这种理性:“我明知道电车的优点,但我的需求摆在这”。偏远地区跑腿、极端天气小作坊、极少用车的低频玩家——电车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未必。
就算是老奶奶用的老人机,照样还在市面上一年出货几百万。别以为买油车的都落后保守,他们只是用完功能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最优解。一箱油跑上千公里,五分钟补满能量,这种确定性感,是电池技术每次重大突破前,油车最大底气。保值方面,三年还能剩个五六成,老家舅舅的破日产都能挺过“油改气”时代。可劣势同样明显——智能化像古早电子宠物,环保分数扎心。什么自动泊车、远程控车、手机互联?燃油车用户嘴硬也艳羡。电驱还是年轻的体验派,油车在新生代心里,哪怕是“老古董”,也遮不住一层妥协的尘埃。
当然,“电车党”也不是完美主义者。电池续航、充电不便、修理维护、保值率滑坡,每一道都让有些潜在买家望而却步。一旦奔着郊区自驾,“充电桩如守株待兔”是最常见的奇遇,补能要等半小时。哪个新手车主路遇趴窝没慌过?市面上随便一搜,堵桩补能迟到公司早高峰,挣得还不够打车补油。
投射到未来,油车还会继续去哪儿?诚然,理性的选择永远是跟随成本、体验钻空子,但行业趋势也如水流石穿。头号电池巨头都放话,三五年内固态电池要实现量产。届时,所谓“两小时充满、跑一千公里”或成标配。技术变了游戏规则,曾经那些押注油车的买家,多半会换个立场——体验过好,智能化无缝衔接,低能耗和零排放的账本拿捏的死死的,谁能拒绝更省力的生活方式?
还有以前发誓“发动机党不回头”的朋友,大概率也会像老车迷那样,把GTI、IS、雅阁这些老伙计收进仓库,“一辆情怀,两部工具”。油车哪怕沦为收藏、玩物,也还活在下一个“机械美学流”里。用惯了电车、尝过OTA更新后再碰燃油的“老程序”,或许已经谈不上太多情怀,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哪天因为“补能焦虑”集体怀旧?技术终归是服务需求,需求又总是被现实雕刻。
看来,在下一个拐点到来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会像功能机和智能机一样,共存一段不咸不淡的岁月。你可以在科技卖场里反复体验,但真正的选择,还是那句老话:谁跟生活低头,谁就知道答案。
五年后,你还会只买油车吗?或者,等电池和智能化体验某天真的解决了所有“不爽”后,留在路上的,只有习惯和偶尔想起的怀念?市场会怎么变,总归还是个值得推敲的命题。毕竟人类的选择,从来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有不断试错和适时转身。你,会在加油站等一辆老朋友,还是冲着超级充电桩插上一只脚?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