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汉兰达一年半,一共跑了三万公里,停车欣赏,分享汉兰达用车心得:
✅ 先说优点:
优点1️⃣:空间大
车长快五米,车宽两米出头。这点不用多说了,家用车中很难找到比它更宽敞的车型。
我这台是大五座车,平时坐满五个人,也不觉得挤。尤其后排三人坐,完全不需要互相挤着或者调整角度,有点像在家里沙发上舒服。
后备箱容量我刚翻了下笔记,五个行李箱+五个背包都能塞进去,几次周末带孩子出游,不得不说空间真是笨重的优势。
优点2️⃣:续航和油耗都还不错
大概用过半年,满油能跑超过1200公里——这是我不夸张的体感,夏天开空调满油,跑到1200+也不算奇怪。
平时上班上下班,几乎都能跑个百来公里不用担心油箱空了。
动力呢,说不上刚猛,但2.5双擎混动0到100九秒出头(估算),开起来还算顺畅,不会觉得无聊。
底盘偏高,面对一些市区的烂路、碎石路,就算托底也不至于太心惊。不像紧凑型SUV的底盘那么低,保险系数高出不少(这段先按下不表)。
优点3️⃣:省油
这个是我最满意的点。用车一年半,行驶三万公里,平均油耗大约5.0(估算),这是个绝对水准。
比起一些同级别的探路者、冠道,油耗差不多只有一半或者更低——这意味着我一年节省了大约五千块油钱,怎么算都算得上省得飞起。
其实这个油耗是不是和我的驾驶惯有关?偶尔会拼一下,但主要还是平稳驾驶居多。
我还记得有朋友说:你这油耗比我家国产新能源还低。 但其实我没仔细算过他们的平均油耗,只是体感。
(这段先按下不表)
✅ 再说缺点:
缺点1️⃣:用料差
——这是我一开始考虑的一个点,买了20多万的车,内饰很多地方还是塑料板,手碰上去有点廉价感。
多次坐副驾驶,观察到中控台的硬塑料多,摸着硬邦邦的,感觉不到豪华感。
车门内侧,只有小部分用了软质包裹,整个内饰大面积硬塑料让我觉得钱花得不值。
比起国产新能源车的皮质包裹,那感觉像用劣质的破布盖在上面。
缺点2️⃣:隔音差
这是我觉得最烦的一点。
上个月车刚出事故,送店修理,拆开门板一看,居然没有任何隔音材料。
门板只有单层玻璃,风噪一到八十左右就开始超标,胎噪也传入车内,不开空调基本听得出胎噪。
我试过打开音量随速,能压下来点,但长时间高速,噪音还是很烦。
还曾问过修理工,他说:普通车门就那样。 这让我觉得,花了钱买个差不多的效果——没想到隔音差还能这么明显。
缺点3️⃣:大灯不亮
夜路让我狠狠体验了一次。
几次跑夜路,觉得大灯远光不太给力。
我惯调到最高,结果远光亮度几乎’没啥用‘。
远处看不清,近光还能应付,但亮度明显不够。
我还试过调高灯光角度,几乎没有变化,结果那几次赶路都挺手忙脚乱的(这句有点夸张,其实也不是特别严重)。
(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便问一句,你们觉得,隔音差这个问题,是不是汉兰达普遍存在的缺陷?还是我这个车例外?
我还想到个点:我刚才翻了下以前老笔记,发现油耗其实我还没有具体统计,是大概5.2到5.4之间变化多。
算到每公里油钱,大约能省一块五左右,百万百公里成本也就个1500块。
开起来就是舒服些(推测,没细算)。
有时候感觉:买车这事儿,折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惯。
正如我朋友开了很多车,他说:别的车贵点主要是操控舒服,汉兰达那么大,还是挺灵活的。
可是说实话,也有点嫌麻烦。
你们觉得,买车最重要的不是空间、油耗或品牌,而是用着舒服不舒服?
心里其实一直有个疑问:这车的隔音差,是不是供应链那边控制不够到位?
我还没追查源头。毕竟,想出个完善的方案也不是一天两天。
哎,说到维修和保养,我记得我第一次去4S店的时候,销售跟我说:你这油耗真不错,养车成本低。
但没有公开的对比数据,我也没法说。他们的油耗检测系统我也不能一一验证。
反正这个车用了一年半,能跑三万公里,照理说技术上没出啥大问题。
除了认知到用料差之外,我还琢磨:是不是因为大部分故障都出在电器、电路上?
有时候觉得,汽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硬件好坏关键还是程控。
这车的大空间对我来说真的还挺用心。
每次想去买点大件,搬家、出门,都觉得空间够用就是心安。
夜跑时那些灯光不给力,真让人觉得心里没底。
——你们在用车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比如灯光不亮、隔音差?
或者有哪些软肋是你们买车前会特别考虑的?
啊,差点忘了,开着车发呆半小时,想着买个新车,突然发现,可能还是要看实际体验带来的直观感受。
比如:我倒腾了一下倒车影像屏幕,发现像素不算太差,但夜晚亮度不够,点亮的效果还是有点糊。
这算是细节,但细节决定体验吧。
虽然这个汉兰达不是完美的,但毕竟用得心里还算过得去。
平淡中带点真实,也许比那些华而不实的豪华车更靠得住。
想问个问题——你们觉得,像汉兰达这种不够豪华,但实用的车,未来还能撑多久?还是说,这档次的车会逐渐被电动车洗牌?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