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

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浪潮。

新能源技术的崛起、消费需求的升级以及供应链的重构,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环境。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吉利汽车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仍让人感到吃惊。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单季营收突破892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27%;核心归母净利润达39.6亿元,同比增长19%;总销量76.1万辆,环比增长8%,同比激增43%,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58%,达44.3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58%。

这份成绩单不仅亮眼,更折射出吉利从传统燃油车制造商向智能化、全球化科技巨头的坚实转型轨迹。

细究财报,我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支撑吉利汽车Q3成绩的四大支柱,即销量突破、品牌聚力、产品升级和海外突围。

这“四驾马车”不仅协同推动业绩增长,还为中国汽车业在全球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鲜活且可复制的范例。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销量激增,双线动能齐发力

销量的强劲增长是吉利Q3财报最突出的亮点,也是其转型成果的直接体现。

据财报显示,吉利汽车第三季度总销量达76.1万辆,同比增长4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其中,新能源车贡献了44.3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58%,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吉利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坚定决心,更验证了其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跃升得益于吉利在电池技术、充电网络和智能生态的持续投入。

例如,吉利自研的“雷神混动”系统已应用于多款车型,并不断升级优化,不仅解决了用户续航焦虑,还因其油耗低的特点,降低了用户的用车成本;亦或是吉利主动拥抱汽车行业AI变革,2025 年落地 “智能汽车全域 AI” 技术体系,率先成为全球将 AI 应用于架构、底盘等全域及研发、售后全链路的车企;还或是整合应用神盾金砖电池,筑牢安全防线,大幅提升了用户购车信心......

在吉利Q3财报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整体燃油车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吉利燃油车竟也实现了逆势增长——1-9月销量累计100.2万辆,同比增长6.2%,燃油车、新能源车“双线并进”的态势,让吉利向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品牌整合,降本增效显锋芒

品牌战略的优化是吉利业绩飞跃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也是其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2025年初,将几何品牌并入银河系列;年中推动领克与极氪合并;三季度完成对极氪的全资收购。

吉利通过打出一整套的“品牌整合拳”,不仅简化了品牌架构,还通过协同效应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重塑了品牌矩阵,将每一分钱都精准地用在了刀刃上。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在研发端,吉利调整研发投入结构,催生了一系列自研成果:例如发布雷神 AI 电混 2.0,凭借低油耗、高续航优势获得用户广泛认可;推出星睿AI云动力 2.0,以23.5E FLOPS的综合算力,成为行业内首个搭载 AI 场景引擎动力域智能体的车企。

在供应链端,吉利的成绩同样喜人,通过优化整合降本增效,促使供应链管理体系升级,吉利零部件通用率提升至 70%,有效减少重复采购环节,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以极氪与领克的整合为例,整合后整车毛利率从18.5%提升至22.3%,经营利润率从5.1%跃升至7.8%。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解释了净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的现象,更凸显了吉利在组织架构优化上的战略定力。

简而言之,品牌整合后吉利团队规模得到了精简,决策链条大幅的缩短,响应速度飞速的提升,一整套的“品牌整合拳”不仅使吉利压降了成本,还提升了效率,为整体盈利能力注入了新动能。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高端破局,蓝海战略见成效

产品结构的升级标志着吉利迈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造。

高端化战略已从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领克900作为旗舰SUV,搭载L4级自动驾驶和AI座舱系统,上市仅6个月交付超4万台,均价突破35万元;银河M9定位豪华MPV,首发24小时订单突破2.3万辆,创下细分市场纪录。

这些数字背后,是消费者对吉利在技术、设计及价值创造上的高度认可。高端车型的热销直接带动整体毛利总额跃升至148亿元,环比增长11%,单车毛利突破1.9万元。这意味着吉利已成功突破价格竞争激烈的“红海”,进入以品质和创新为主导的“蓝海”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吉利旗下高端车型贡献了Q3利润增量的60%,目前已成为了盈利核心。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全球深耕,海外成增长新引擎

海外市场的拓展为吉利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并成为了支撑吉利Q3业绩的重要支柱。

数据显示,吉利集团第三季度出口量达11.2万辆,环比增长19%;其中新能源出口3.6万辆,环比猛增66%。前三季度累计出口近30万辆,新能源海外销量7.7万辆,同比暴涨214%。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吉利海外市场的飞速扩张,源于“本地化+差异化”策略:例如在澳大利亚,银河7EM-i适配右舵设计,首月销量即破5000台;又例如在阿联酋,极氪7X针对高温环境优化电池冷却系统,订单超预期;在欧洲,领克进驻捷克、波兰、匈牙利三国,依托本地工厂降低关税,用价格优势进一步抢占了欧洲市场先机。

历经多年沉淀,回头再看,吉利的全球化已从简单的“走出去”升级为深度本土化的“走进去”。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爆品围攻,银河将重塑竞争格局

吉利的战略远见,核心体现在其对核心业务的前瞻布局与对产品增长曲线的精准把握。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作为集团新能源战略的核心抓手,吉利旗下银河汽车,做到了上市即巅峰,数据显示吉利汽车第三季度销量为76.1万辆,同比增长43%。其中吉利银河品牌贡献了超四成的能量。银河不仅凭借爆发式增长重塑了吉利在汽车市场的竞争地位,更以实打实的业绩表现,成为支撑集团财报、巩固行业地位、冲击市场标杆的关键力量。

星愿车型上半年销量已突破20万辆大关;银河A7起售价低至8.18万元,比对标车型比亚迪秦L低1万余元,上市27分钟订单即破万;星耀8剑指比亚迪高端市场,上市后迅速月销万台,比亚迪数千意向用户被银河转化......在银河多款爆品的合力猛攻下,比亚迪与吉利的月销量差距已从年初的近9万辆大幅收窄至约3万辆。其迅猛势头不仅强势冲击了比亚迪长期领跑的主流新能源市场,更加速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一超多强”竞争格局的重塑。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布局未来,赛道卡位显雄心

吉利的战略视野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汽车范畴,而是积极向代表未来方向的科技领域延伸,实现 “主赛道稳固 + 新赛道突破” 的双重卡位。

在低空经济领域,旗下沃飞长空深耕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首款产品 AE200 已完成多次试飞,适航认证进入最后阶段,目前已斩获数百架意向订单,抢占万亿级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先机。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在机器人领域,通过战略投资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吉利已涉足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其自主研发的汽车生产专用机器人已在银河工厂投入使用,覆盖率达 35%,深度探索出“汽车 + 机器人” 的协同路径。

在氢能源赛道,吉利氢燃料电池技术已实现商用车规模化应用,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储备核心技术实力。

这一系列精准布局,深刻彰显了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科技出行生态领导者转型的战略定力与宏大抱负。银河品牌以硬核业绩筑牢新能源主赛道根基,为集团技术研发、新赛道拓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与市场背书;而低空经济、机器人、氢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前瞻卡位,则构建了“当下稳固、未来可期”的产业生态。吉利通过“主赛道领航+新赛道拓疆”的双轮驱动,既巩固了当下行业竞争优势,更抢占了未来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为企业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吉利三季度营收利润销量三重破纪录-有驾

财报快评

吉利Q3的亮眼业绩绝非偶然,而是其多维度深化改革的必然成果。

在汽车行业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吉利始终以创新驱动、内部变革和全球开拓为核心,构建了韧性十足的制造、管理、运营、销售等全链路体系。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容和各大车企全球化纵深推进,吉利还应持续强化三方面,才能久立于市场之巅。

一是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聚焦固态电池研发应用和AI驾驶的优化升级;二是巩固品牌矩阵,不断强化品质与口碑建设,支持旗下三大品牌差异化发展,提升三大品牌整体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对冲原材料波动,不断降本增效,将造车成本持续优化降低,以对冲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及汽车市场其他不确定因素。

回顾吉利集团的发展史,正是中国制造业巨头自我革新的生动写照,吉利的转型不仅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提供了实践样本,还验证了车企只有主动改革、拥抱市场、迎合用户,才能长久不衰,向上生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