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你要是关注汽车市场,肯定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咱们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快得有点让人跟不上了。
以前大家买车,聊的无非是哪个车省油,哪个车空间大。
现在可不一样了,激光雷达、智能座舱、换电模式、增程动力,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感觉买个车跟学一门高科技课程似的。
这其实是件大好事,说明咱们自己的汽车工业是真的强大起来了,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和组装,而是开始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引领潮流。
特别是最近这一周,好几款新车的发布,就清清楚楚地展现了这种新趋势,车企们不再是单纯地拼价格,而是各自拿出了看家本领,想方设法地在你最关心的点上,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咱们先来看看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品牌。
这个品牌在很多人印象里,就是造那种外形圆润可爱、颜色五彩缤纷的小车的,特别受女性用户的欢迎。
但这次他们推出的全新紧凑型SUV欧拉5,可就不只是想“萌”混过关了。
它给自己定了个“15万级智能驾驶卷王”的目标。
这个“卷”字用得特别形象,说白了就是用远超同价位车型的配置来打动你。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词还比较陌生,简单打个比方,普通的摄像头就像是咱们的眼睛,能看清东西,但天黑了、下大雨了就容易看不清。
而激光雷达呢,就像是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它自己发射光束去探测周围的环境,能生成一个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不受光线影响。
以前这可是几十万的豪华电动车才有的高级玩意儿,是实现高水平自动驾驶的关键硬件。
现在欧拉5直接把它放在了一款预售价10.98万起的车上,这就相当于你花经济舱的钱,直接坐进了头等舱,这个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它搭载的第三代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还加入了类似聊天机器人的Coffee GPT功能,意味着你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跟车子交流。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风险的。
它的竞争对手,像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都是市场上卖得非常火爆的车型,群众基础很扎实。
欧拉5想靠智能驾驶这个长板来竞争,但它起售价比同级略高,而且家族化的柔和设计风格,到底能不能吸引到那些更看重性价比和传统审美的男性消费者,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但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加速普及,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人人都可能拥有的“日用品”。
如果说欧拉是在技术配置上“下猛料”,那么广汽埃安联合京东、宁德时代推出的埃安UT super,则是在买车的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样。
这款小型纯电车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它提供了一个“电池租用”的方案。
在这个方案下,你买车只需要付4.99万元,然后每个月再付一笔电池的租金。
这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购车模式。
很多人买电动车,最大的顾虑就是电池,一个是贵,电池成本占了整车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另一个是担心衰减,用个几年续航就不行了,换一块电池又是一大笔钱。
埃安这个模式,就把这两个最大的痛点给解决了。
你买的只是一个不带电池的车身,大大降低了购车的初始门槛,不到五万块钱就能拥有一辆轴距达到2750毫米、空间表现不错的小车。
电池是租的,你不用担心它的寿命问题,而且它还支持最快99秒的快速换电。
开到换电站,机器人自动给你换上一块满电的电池,比去加油站加油还快,彻底告别了充电等待的焦虑。
这种“车电分离”的模式,让它在面对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这些10万元内的热门小车时,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不过,新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换电站的覆盖范围够不够广?
如果自己家或者公司附近没有换电站,那这个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
其次,在京东这个电商平台独家销售,虽然方便快捷,但汽车毕竟是贵重物品,很多人还是习惯去实体店看车、试驾,这种新的销售方式能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看完了城市里的小车,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更硬派的领域。
北京越野BJ40,一直是很多人心中“方盒子”越野车的经典代表。
但现在的硬汉,也不仅仅是四肢发达了,更要“头脑聪明”。
BJ40增程家族新推出的元境智行版,就把重点放在了“智能”上。
它最大的升级,是成了品牌里第一款搭载高速NOA功能的硬派越野车。
NOA,翻译过来叫“导航辅助驾驶”,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超级聪明的巡航系统。
在高速公路上,你设定好导航,车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开了,包括自动保持车道、根据路况调整速度、自己打灯变道超车、甚至还能自动进出高速匝道。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买个越野车不就是为了去翻山越岭吗,要这个在城市和高速上用的功能干嘛?
这恰恰说明了厂家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没有谁的家门口就是越野场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先在铺装公路上开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段旅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有了高速NOA,就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让你把最好的精力留给真正的越野挑战。
这款车本身是增程动力,用一个1.5T的发动机作为“充电宝”给电池充电,解决了野外找不到充电桩的续航焦虑。
现在又加上了智能驾驶,解决了长途奔袭的疲劳问题。
可以说,它正在努力地把“诗和远方”变得更轻松、更舒适。
当然,频繁的改款也可能让刚买了老款的车主心里不太舒服,如何在保留硬核越野性能和增加智能舒适体验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是BJ40接下来需要面对的考验。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大型电动轿车市场的新玩家——东风奕派eπ007+。
这款车一上市,目标就非常明确,它想在中高端市场分一杯羹,甚至被一些人看作是小米SU7的一个高性价比替代选择。
它凭什么有这个底气呢?
答案就在于它给的配置实在是太有诚意了。
在13.99万到20.99万元这个价格区间里,它把激光雷达、高通骁龙8295P旗舰级芯片(这相当于车机系统里最强的大脑)、还有非常拉风的电动尾翼,都作为了标准配置。
特别是它的四驱版本,双电机能爆发出544马力的强大动力,性能表现非常突出。
对于那些既渴望驾驶激情,又对智能科技有很高要求,但购车预算又刚好在小米SU7之下的消费者来说,eπ007+的出现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它走的是一条非常务实的路线,用实实在在的硬件配置和性能数据,去打动那些理性的消费者。
不过,东风汽车旗下有多个新能源品牌,比如岚图、奕派、风神等,品牌一多,消费者就容易混淆。
如何在众多兄弟品牌中建立起自己清晰的形象,让大家准确地记住“奕派”这个名字和它的产品特点,将是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的关键所在。
全部评论 (0)